...取野牡丹根熬水内服,每天1剂,分2次服用。如鲜品则剂量加倍。本方有解毒消肿、收敛止血的功效,亦可主治痢疾、肝炎1、关节炎等症。 消肿...
... 追疔夺命丹 方剂主治:解毒消肿 托里消毒散 ...
...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赤小豆分两种,一种叫赤小豆,一种叫赤豆。在古人的眼里,赤小豆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它是辟邪的东西之一,一般...
...目录 《山东省药品标准》解毒消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山东省药品标准》:解毒消炎丸【处方】丁香450g,雄黄200g,蟾酥200g,朱砂150g。【制法】上为细末,蟾酥粉碎过80目筛,加70%乙醇适量,待其胀透,加入朱砂、雄黄末...
... 珍珠莲 中华赛爵床 紫荆木 紫荆皮 棕树根 酢浆草(图) 中药主治:消肿解毒 赤小豆(图) 葱(图) 栝蒌根 蔊菜(图) 锦地罗(图) 蒟蒻 绿豆(图) 水蜈蚣 乌梅(图) 薛荔果 油菜 紫荆皮 本草纲目主治:消肿解毒 口津唾 绿豆粉 蛇...
...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功效】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症。蟾酥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痈疽、疮肿、咽喉肿痛,常配合腐香、牛黄等制成丸剂内服。2.用于暑天饮食不洁、吐泻腹痛等症。蟾酥功能辟...
...蟾酥为贵重药材之一。始载于《药性本草》。原名“蟾酥眉脂”,至宋·《本草衍义》始有“蟾酥”之名。具有解毒消肿、通窍止痛之效。 为治疗咽喉肿痛、疔毒、痈疽恶疮之要药,是配制六神丸、蟾酥丸、痧药丸等的主要原料。 来源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圆形或棋子状的模型中晒干,前者称为“团酥”,后者称为“棋子酥”,亦有涂在玻璃板、瓷盘或竹箬上晒干称为“片酥”。其性温,味甘平,有毒,入胃、肾经,具有解毒消肿、强心、止痛的功效,内服多入丸、散,可以治疗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蟾蜍科动物大蟾蜍及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性味与归经】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功效】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症。蟾酥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