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结论表明,血小板含有一种受体,该受体对抗糖尿病药噻唑烷二酮类有反应。本结论除了能改变研究人员对血小板的看法,还可能导致炎症和血栓形成的新疗法。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菲普斯(Richard Phipps)和同事在5月6日《血液》...
...近年来,虽然抗心力衰竭(HF)药物的研发遇到了困难,但基础科学方面的进展明显扩展了心力衰竭治疗的可能靶标范围,特别是关键的细胞内信号途径的靶标已经成为开发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一个重要且有希望的新途径。澳大利亚墨尔本阿尔佛雷德医院的心脏病专家...
...抑制血小板凝集药在治疗血栓病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抗心肌缺血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关于抗血小板新药研究报道很多,现将其按作用机制分四类综述如下。 ◆作用于血小板膜受体的药 5-HT2受体拮抗剂酮舍林为非竞争性5-HT2...
...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普遍增加这一点很重要,至于产生的原因,我们尚需更好地了解。” “抗精神病药会增加糖尿病的问题并没有相当有力的证据,这项研究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什么才是重要的,即——药物的疗效。”...
...的抗癌新药。该药也是全球第一个在市场上销售的以一种广泛存在的信号途径分子——激酶作为靶标的药物。目前,另外一种叫做脂质激酶的激酶家族正在成为重要的新靶标,其中PI3α激酶最受瞩目。已有研究发现,这种激酶在大脑肿瘤、乳腺癌、结肠癌和胃癌患者体...
...及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早期干预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临床用于抗血小板的首选药物是阿司匹林,小剂量(75~150毫克)可以发挥积极预防效应。ADA的报告指出,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及其合并症,以及高血压,肥胖等一个或多个心脑血管危险...
...b/Ⅲa受体结合,阻止血小板之间、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是一类作用较强的抗血小板药物。该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所有胃肠道外给药方式均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0.5%~5.6%,严重者输血小板后可逆转。...
...精神病学家对一些最常处方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的糖尿病相关性和其他代谢不良作用感到关注。这是在5月17日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年会旧金山会议上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精神病学家中,有2/3以上关注与一些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有关的...
...,目前已捕获数个具有显著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先导化合物,为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展示了新的诱人前景。 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针对大约500种疾病治疗靶标,筛选了大约只占现有2000多万种有机化合物中10%的化合物。同时,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人类...
...展示了新的诱人前景。 利用大规模虚拟筛选策略,陈凯先院士等以与II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核受体PPARγ为靶标,开展了寻找抗糖尿病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他们在超级计算机上对大约240万个小分子化合物进行了两轮筛选,并根据“类药性”原则从600个得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