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泄泻,暖胃温脾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虚寒泄泻或因先天不足,脾气久虚;或因后天失调,中阳欠运;或因恙后体虚,脾气薄弱;或因便泄日久,脾肾两虚。凡此均须暖胃温脾,以固后天之本。 例:章某,男,2岁。周岁断乳后望壮心切,常令饱食厚味,以致食伤脾、胃,运纳失常。1年来大便多濡,伴...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84.html

经行泄泻_中医方剂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经行泄泻 (一) 【辨证】肝气虚寒。 【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 【方名】术苓固脾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煎服。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123.html

经行泄泻中药方剂_月经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气虚寒。 【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 【方名】术苓固脾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煎服。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中药处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822.html

脏腑辨证-小肠虚寒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小肠虚寒证,是指脾阳受损,累及小肠,致小肠阳虚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腹痛绵绵或时有隐痛,喜暖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爽或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分析]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58.html

小肠虚寒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小肠虚寒指寒邪伤于小肠或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 【小肠虚寒】 指寒邪伤于小肠或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临床表现多兼见脾虚证候,如小腹时常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91.html

泄泻叙论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必致溏泄,皆内所因。其如饮食生冷,劳逸所伤,此不内外因。以此类推,随证主治,则不失其病源也。虚寒泄泻治法桂香丸治脏腑虚,为风湿寒所搏,冷滑注下不禁,老人虚人危笃累效。附子(炮去皮脐) 肉豆蔻(炮) 白茯苓(各一两) 桂心 白姜(炮) 木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15-21.html

脾虚泄泻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脾虚泄泻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中医治疗 1、脾虚泄泻 治法:温运健脾,渗湿止泻。 方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分水神丹加味等。 2、小儿脾虚泻 治法:健脾温中止泻。 方剂:七味白术散加扁豆、炮姜。 3、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 治法:中药浴足 配方:...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PiXuXieXie251372.htm

泄泻兼灼热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即可使周身发热。其发在过午者,因过午则下焦之阴寒益盛,而胸中大气益虚也(胸中大气乃上焦之阳气,过午阴盛,是以大气益虚)。此本虚寒泄泻之证,原不难治,而医者因其过午身热,皆不敢投以温补,是以屡治不愈。拟治以大剂温补之药,并收敛其元阳归其本源,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40.html

实热泄泻治法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承气汤 治下利谵语者,有燥屎故也(方见伤寒门)。夫泄泻却用大黄者,乃通因通用也。非大实热,勿轻用之。冷热泄泻治法《博济》香姜散治久患脾泄泻。生姜(四两) 黄连(一两)上皆锉如豆大,一处慢火炒令姜焦赤,去姜,碾黄连为细末。每服二钱,空腹腊...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15-22.html

大肠虚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即大肠虚冷。详该条。②指一般虚寒泄泻。下利稀薄,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兼见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润、脉沉迟。多与脾肾虚寒有关。...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140.htm

共找到34,7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