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拔高——胡心藻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可求,而且能够达到。面对这样的反驳,陈清光投稿本报,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拔高。 □ 陈清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近日,胡心藻先生撰文《中医师必须擅长诊》(下称《中》文),批驳笔者《正确认识诊》(下称《正》文)一文中的观点。笔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21.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胡心藻 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诊》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诊的高度评价和认识诊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邪非皆从正来——曹东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说有失偏颇,曹文所谓非时失位即为邪,仅是作为致病因素——邪气来源之一,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的治病因素——邪气的分类认识已逐步深化。比如明代大家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及其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论》,就不同意王叔和所谓非时之气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2.html

补虚为复正 虚人可攻邪——刘世峰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拜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26日刘世锋等《精气夺则虚,无邪人亦病——张英栋先生商榷》(以下称《虚》文)一文后,笔者认为,任何形式的理论,应该以疗效为检验的唯一标准。当然疗效应该既包括短期疗效,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95.html

方证相对是辨证论治典范——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寒在骨髓也……此外,滑按之无力,此《濒湖脉学》所谓滑脉为阳元气衰之象;舌体胖、质润、苔腻均为阳虚寒湿,其舌苔罩黄可为虚热之象。总之,病机为阳虚水泛而发热,真武汤为的对之方。服药一剂,即汗出热退,体温渐趋正常,诸遂减。 以上治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269.html

治疗银屑病当固护阳气——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气耳。《素问·金匮真言论》也说到:夫精者,身之本也。后世的《医门法律·先哲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无。从这些经典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血气精对于人的重要性,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00.html

辨方不能代替辨方证——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剂所对应的症状体征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体征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进而做到十人一方,笔者对此谈一些看法。 指症状,属疾病现象,是四诊收集的临床资料,是观其进行症状确认的结果。笔者需要强调的是,观其指症状。 证指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中医启蒙三字经》修改意见_【中医宝典】

...编辑同志: 近日拜读《中国中医药报》刊载的《中医启蒙三字经》后,有感于此书创意好,立意新,义深远,是一部时代需要、中医需要的佳作。笔者冒昧提出愚见,作者商榷。 序修改为: 中医学,自岐黄,五千年,益华邦。 理法备,方药详,体系好,特色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40.html

精气夺则虚 无邪人亦病——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作者通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多论虚、实。虚有虚邪,实有实邪,都可以导致气血不通,故虚实的分辨只是讨论人病的状态,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故讨论邪正更有意义,有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之观点却不敢完全苟同。 笔者认为中医治病,并非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77.html

治病未必攻邪 养生何须论补——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有序。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出发点,所谓化不可待,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因此,才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准则,攻邪也必须服从于这一准则。 张英栋否定了八纲辨证中的两纲——实,提出了一个虚实不足凭的观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5.html

共找到530,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