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疮又称小腿溃疡,好发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并伴有下肢青筋暴露的患者,在小腿下1/3处足踝上端内外侧皮肤和肌肉之间,先痒后痛,焮红漫肿,继而破烂溃疡不敛或敛后又因碰而复发。本病可就地取材,选用以下验方治之: 1.黄鳝适量,去骨,剁成肉泥,敷...
...臁疮又称小腿溃疡,好发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并伴有下肢青筋暴露的患者,在小腿下1/3处足踝上端内外侧皮肤和肌肉之间,先痒后痛,焮红漫肿,继而破烂溃疡不敛或敛后又因碰而复发。 本病可就地取材,选用以下验方治之: 1.黄鳝适量,去骨,剁成肉泥,...
...多发于经久站立工作者,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 好发于小腿下1/3,踝骨上9厘米的内、外臁部位。 初起时小腿内臁或外臁瘙痒,继而焮红漫肿,后则溃烂,滋水淋漓,日久不愈。疮口边缘增厚,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流出污浊臭...
...目录 《文堂集验方》臁疮隔纸膏 《景岳全书》臁疮隔纸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文堂集验方》卷四:臁疮隔纸膏【处方】松香1两(火上化开,倾入水中,取起),乳香3钱,血竭3钱。【制法】上为末,香油调,摊贴纸上,用针刺数百孔。【功能主治...
...破则流水成脓,甚则腐烂,严重者也累及骨质,不久收口。《外科大成》认为外臁疮“易治”,内臁疮“难瘥”。今统称下肢溃疡。...
...指生于小腿臁骨(胫骨)部位的溃疡。在外侧的叫“外臁疮”;在内侧的叫“内臁疮”。外臁疮由足三阳经湿热结聚而;内臁疮属三阴经蕴湿,兼血分虚热而成,局部常有破损或湿疹等病史。患处初起痒痛红肿,搔破则流水成脓,甚则腐烂,严重者也累及骨质,不久收口...
...1.因果探明,宜扶正祛邪 臁疮之病历代医家众说纷纭,有湿热、血热、见毒、瘀血、肾虚、脾虚不等。唐师据多年临床所见,认为气滞血瘀,为其基本病机,究其致病之根本则在于气虚。其据有三:一是该病患者年龄较大,多因久站久立,或提负重物,耗伤正气,易...
...▲ 返回目录 《普济方》卷二七六:臁疮膏【处方】羌活60克 独活60克 当归60克 黄丹60克 龙骨60克 轻粉9克【制法】上药为末,和匀,用香油调。【功能主治】治臁疮。【用法用量】用厚纸摊药在内,油纸夹着贴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六...
...目录 《外科方外奇方》臁疮拔毒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方外奇方》:臁疮拔毒方【处方】沥青4两,矾红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臁疮;并治坐板流脓疮。【用法用量】香油调搽。须忍痛则疮内出其毒,可拔毒水尽,再用收口药。【...
...本病一般发生于小腿下1/3胫骨脊两旁(臁部)肌肤之间的慢性溃疡。明代《外科启玄》称之为裤口毒、裙边疮等。又因其患病后长年不敛,愈后每易复发而称老烂脚,即现代医学的小腿慢性溃疡。多因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经络所致。局部常有破损或湿疹等病史。证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