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5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草豆蔻6克,木香3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白术12克,每日1剂,1日2次,生姜为引。 醒脾 此法用于之湿热中阻而症见食欲不振,腹胀呕吐,泛酸,口干苦口,便溏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者。用《松崖医经》木香导滞丸加减以消导积滞: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0.html

论治中医之痹后期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受风寒湿邪所致,因湿邪顽固难祛,故使久而难愈。为后天之本,喜燥恶湿,故痹多累及失健运,则气血化生乏源,五脏六腑难得滋养,四肢百骸失于润泽。从入手论治,以健脾方为基础,方选参苓白术散,并酌情加减方药,则在临床...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17.html

浅谈胃脘痛从肝论治_【中医宝典】

...关键词:胃脘痛 从肝论治 胃脘痛是消化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证状,因六淫、七情犯肝或脏腑功能失调,及胃脘,均可导致胃气上逆而脘痛发作,临床上有一些反复发作性脘胁胀痛不愈从肝着手用药而获显效,现介绍如下。 1从肝论治生理病理基础 肝与胃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30.html

何承志_七、调益肾,利水泄浊配合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肾炎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血滞,血滞则水停,气滞水停必致血脉瘀阻。基于上述分析,何老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主张采取调益肾,利水泄浊,配合活血化瘀,切中机。具体治疗上,脾阳不振者,常用益气健脾之党参、黄芪、茯苓、山药配合利水泄浊之泽泻、米仁等等。对于伴有上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echengzhi/474-4-7.html

温运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蕊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居人体中焦,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与胃相表里,一盛一化,一升一降,构成人体对于后天水谷精微物质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为后天之本。中气健运,则气血充沛;脾胃一伤,诸由生。先贤创立脾胃学说,历经千年,逐步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117.html

消渴从心论治_泌尿类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古今大量相关方剂加以总结,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古方,通过拆方配伍和动物实验,阐明了益气养阴与活血治疗“消渴”气阴两虚型合并高脂血症的内在联系。李冀将“消渴”与心的辨证关系分为七型,并分别从症状、病因、机、治则、方药及方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2.html

晁恩祥从风论治呼吸系统疾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重要因素之一;“风邪犯肺,气道挛急”是哮发作的主要机;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对风哮独创“疏风宣肺、缓急解痉、降气平喘”,哮缓解期强调调补肺肾,并各设专方随证加减应用等。 外感咳嗽从风论治 临床治疗外感咳嗽多从“风寒、风热、风燥”而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100.html

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故在儿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更应注重小儿之“脾阳”,顾护胃气;调理脏腑,培养元气。 论治小儿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程为平从虚论治痫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闫禹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痫证的因病机是风、火、痰、瘀、郁等,但归其因多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而致肾精亏乏、髓海空虚、脑神失用而致痫。 在治疗痫证方面,主张从虚论治,补肾填精,益髓养脑,补虚断痫,治疗效果明显。 方以首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556.html

呕吐泄泻_《医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呕吐、泄泻一证,有只呕吐而不泄泻者,有只泄泻而不呕吐者,有呕吐、泄泻并行者。呕吐而不泄泻者,邪乘于上也。上指胃。泄泻而不呕吐者,邪乘于下也。下指。呕吐与泄泻并行者,邪隔于中,上下俱也。中指脾胃交会处也。论外因,则有风、寒、暑、湿、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3-5.html

共找到281,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