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类比相兼_【中医宝典】

...为一息七至;促脉为数而时止;动脉为滑数而短。 迟脉为一息三至;缓脉为一息四至,稍快于迟。 3.脉形类比较 脉形包括脉道粗细、脉形长短、脉象流利度脉管的紧张性。 洪脉与大脉、实脉 浮大有力,来盛去衰,如波涛拍岸之势为洪脉;脉宽倍于寻常为大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8.html

脉象类比相兼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为一息七至;促脉为数而时止;动脉为滑数而短。 迟脉为一息三至;缓脉为一息四至,稍快于迟。 3.脉形类比较 脉形包括脉道粗细、脉形长短、脉象流利度脉管的紧张性。 洪脉与大脉、实脉 浮大有力,来盛去衰,如波涛拍岸之势为洪脉;脉宽倍于寻常为大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5.html

相兼脉与主病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病人的脉象经常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相兼出现。凡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同时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即称为"相兼脉"或"复合脉"。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由多种致病因素相兼为患,在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的形势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疾病的性质病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9.html

相兼脉、真脏脉及主病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1.相兼脉 由于疾病岗常由多种病因相兼而致,因而脉象也常是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出现。凡脉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构成者称为“相兼脉”或“复合脉”。 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就是各组成脉象主病的综合,如浮紧脉多主外感风寒表实证或风寒湿痹;浮缓脉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0.html

中医脉象之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所以用弦脉完全表示力度就不能在所有条件下提法上适如其分了。故尔力度问题就能以有力无力来说明了。 以上浮、沉、迟、数、洪、细、滑、涩,长、短、有力、无力,这几组脉象或因素在组内两者是不能相兼的,无论是在它们各自单独出现或者复合在其他脉象中作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分析的基础。 对脉象的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病理性脉象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或两个以上方面的变化而形成的脉象,称复合脉。单一脉往往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本质,而复合脉则可以从多方面反映疾病的情况,除了上述二十八脉之外,还常出现数种脉象并见的相兼脉。如浮紧。浮缓、沉细、滑数等。1。脉象分类与主病(1)浮脉类 浮脉类的脉象...

http://qihuangzhishu.com/92/28.htm

中医脉象之涩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涩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形艰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并与滑脉同时提出,滑涩两脉反映了脉的流利与艰涩(即不流利)及其程度。 由于“肺为血府”、“营行脉中”、“脉气流经”等根本原因,血脉总是流动的,滑脉是超过正常的过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1.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指出了脉的四时变化规律,并且脉与四时阴阳变化时期相适应为正常。如不相适应,可以根据季节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在何脏,而知死亡的时期。 中医脉诊信息的获取 在进行中医脉诊信息采集时,正确的定位是保证其信号可信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问题 结脉之单脉介绍 结脉之相兼脉介绍 经络与色脉诊学 经脉的检查 芤脉之单脉介绍 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口脉分部长度 牢脉之单脉介绍 牢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脉诊的含义 脉象的鉴别 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象要素及图述 脉象之浮、沉、滑、数 脉象之滑...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共找到688,2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