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鉴别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历代医家对脉象鉴别有丰富经验,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方法。 1、类比法 历代医家对脉象鉴别有丰富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脉歌,徐灵胎更具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7.html

脉象客观化方法及其实践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描记成脉图,客观地展现出来;并从数、理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测算各种不同脉象数值,以资鉴别。 描记脉象实验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当时有人曾采用不换能机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但因其灵敏度较低,未能推广。60年代,采用换能拾振器,通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8.html

中医脉象形成原理_【中医宝典】

...。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觅弦、紧,细、涩辱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奔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 至于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7.html

气血变化对脉象影响_【中医宝典】

...鼓荡血脉,脉见沉、伏、牢、涩、迟、细、短、结乃至厥。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见弦、紧、细、涩等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布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8.html

气血变化对脉象影响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鼓荡血脉,脉见沉、伏、牢、涩、迟、细、短、结乃至厥。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见弦、紧、细、涩等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布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13.html

中医脉象形成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觅弦、紧,细、涩辱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奔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 至于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06.html

正常脉象_【中医宝典】

...(一)正常脉象特点 正象脉象特点是: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点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胃 亦称胃气。表现为脉位不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6.html

脉象形成原理_【中医宝典】

...(一)心、脉与脉象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脏器。 (二)气血与脉象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3.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 闪增郁 陈燕萍 汪南玥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基础医学研究趋势是面向临床,中医藏象研究同样如此,藏象研究面向临床研究重点是对五脏功能状态判断。《内经》更是以把握五脏四时偏胜偏衰作为诊病基本纲领,而五脏脉象又是判断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常用脉象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辨别和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基础。 对脉象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共找到850,1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