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用右手按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0.html

的分类、方法与注意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太溪以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 方法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5.html

探秘_【中医宝典】

...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编者 中医摸能不能诊病?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须承认这种“以测证”的方法可能不准确。中医历来强调四合参,单纯分析由一种手段获得的信息,肯定不如对多种手段获得的信息的综合分析来得可靠。 摸能知百病? 经常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53.html

方法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不应为病态。 6.在一般情况下,与症是一致的,即症相应。但也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此时应注意辨明症的真假,以决定取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4.html

的含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无疑是对全身的的一种检查方法,所以我们说起源于经络对经络的检查是没有疑义的。当然经络实质问题目前还不能说是清楚了的,但说它与血脉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则实不为过,不论占代的遍诊法与后世的独寸口法,凡是诊脉的部位必在经络循行的道路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6.html

的冲击(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的冲击之大。 经过冲击,使人们认识到舌是有意义的,从温病扩展到临床各个方而,它有诊所不具有的优点,但毕竟是中医几千年来的诊察方法特色,它不但是一种技术,不但是辨证论治构成的条件具体内容,而且在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中起到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3.html

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名、正常、病以及死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重视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学看的经验_【中医宝典】

...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我所体会的,仓公传上说的是一样。 十六、学脉诊要靠自己去体会 书上所指示的方法诀窍很多,但都只是一个大概,是一些规矩。良匠授人以规矩准绳,不能使人巧。所以学习锻炼,主要是全靠自己去体会,才能够领悟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_【中医宝典】

...、涩、玄、紧 脉象之缓、洪、细、促、结、代 的部位 方法注意事项 的分类、方法与注意 的理论依据 的临床意义 的起源 诊法之其他诊法 方法注意事项 要领之察独 要领之六字诀 要领之区别阴阳逆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小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小儿的主要方法小儿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共找到744,9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