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并发胰腺炎 【辨证】饮食失节,虫积肠中,资生湿热,热扰虫动,上窜胆道,肝胆失疏,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湿热蕴结,阻滞气机。 【治法】驱虫理气,清热泻脾。 【方名】胆胰汤。 【组成】柴胡9克,大黄9克,乌梅9克,川楝子9克,车前子9克...
...中药方剂(一) 【辨证】饮食失节,虫积肠中,资生湿热,热扰虫动,上窜胆道,肝胆失疏,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湿热蕴结,阻滞气机。 【治法】驱虫理气,清热泻脾。 【方名】胆胰汤。 【组成】柴胡9克,大黄9克,乌梅9克,川楝子9克,车前子9克,...
...中药方剂(一) 【辨证】饮食失节,虫积肠中,资生湿热,热扰虫动,上窜胆道,肝胆失疏,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湿热蕴结,阻滞气机。 【治法】驱虫理气,清热泻脾。 【方名】胆胰汤。 【组成】白芍15克,使君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
...,而以高热、肝大及压痛为主要症状。肝脏超声波检查可测知单一或多发脓肿。有时肝脓肿破入膈下或胸腔,出现膈下脓肿或脓胸。 4.胰腺炎 由于胆道出口括约肌痉挛及蛔虫堵塞胆道出口,使胰液反流而发生急性胰腺炎,左上腹有压痛和腹肌紧张。血及尿淀粉酶增高...
...持续3~5天,如果患者体温持续1周以上或体温逐渐升高伴有白细胞升高时,要警惕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或胆道感染等。 (4)低血压或休克:主要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少数患者可突然发生,亦可在出现其他并发症后逐渐出现。主要为有效血容量不足、缓激肽致周围...
...胆道蛔虫还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及其一系列并发症。进入胆道的蛔虫有的可再退出胆道。未退出者,活动逐渐减少,终于死在胆道内。我们观察过几例正值胆道T型管引流期间所发生的胆道蛔虫病例。胆道内蛔虫尸体的碎片随胆汁由T管排出,可持续1~2个月。同期经T管...
...缩短住院时间。为预防和控制并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禁食期间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另外可给予中医中药治疗。 2.内镜治疗 内镜取虫治疗已在国内外开展,Chinhn等报告33例病人用内镜取虫治疗,24例取得成功。但在合并结石、蛔虫移位胰管内...
...。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 临床表现 多有不当驱蛔虫史或有全身及消化道...
...胆道蛔虫症方 (原方名:胆蛔定痛汤)方药:黄连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重者可每日煎服2剂。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主治:安蛔驱蛔止痛。主治胆道蛔虫症。 疗效:《河南中医》报道,用此方治疗400余例,一般服药1~2剂后,即可缓解...
...胆道蛔虫症偏方 方一 [药物组成] 大枣5枚。 [适应证] 胆道蛔虫死亡后尸阻胆道症 [ 用法 ] 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3天为1个疗程。 出处:《中国中医儿科金方选编》。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