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的改变在休克早期就可发生,这时发生的是功能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因为它还不伴有肾小管的坏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其发生的主要机制如下:1.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在休克早期,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
...动力学的改变以及肾小球通透性改变,但均难于圆满解释急性中毒后肾功能骤退的原因。近10年来,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水平上对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形态学改变、细胞生物学、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到血管活性肽、细胞因子、...
...往往同时存在,进一步加重病情,严重者还可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微血管性溶血改变,多发生于重型胎盘早期剥离、死胎及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情况。 (二)发病机制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致病因素不同,其病理生理过程也存在差异。现将临床常见的血容量不足及...
...肾功能衰竭主要是一个尿量的改变,按其病程的演变可以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三个阶段。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少尿 补足血容量及水分后仍少尿,少尿应鉴别肾前性及肾后性。 2、尿比重低 固定在1.010~1.018,尿沉渣有粒管型...
...不论肾损害的原因如何,一旦肾功能损害达到危险水平时,则难于避免进展到终末期肾衰。虽然进展到肾功能损害的不完全了解,但与下述重要因素有关,包括进行性免疫性损害、血液动力学所影响存活肾小球的高过滤、饮食中蛋白及磷的摄入、持续性蛋白尿及高血压。...
...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伴发热、皮疹;有的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伴间质炎性改变。口服和静脉使用本品均可发生,大剂量、静脉用药,限制进水,血容量不足,老年患者或有轻度尿比重(SG)升高患者使用本品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这可能与阿昔洛韦引起...
...诊断 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根据原发病史,少尿和尿改变的特点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见图4。...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均升高;生长激素也升高;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 (2)利尿期:当尿量>2500ml/m2时即进入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血BUN及Cr在多尿开始后数天下降,毒物积蓄所引起的各系统症状减轻...
...较大剂量贝那普利(20毫克/日),可以使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和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性减少43%,且未增加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改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能用于第4期慢性肾脏病治疗的观念。 《新英格兰...
...肾功能衰竭的恶化。(三)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日益受到重视。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有肾脏血液的灌流量减少,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及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等,今分述如下。1.肾脏血液灌流量减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