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_【中医宝典】

...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历来备受推崇,并将之尊为经方。笔者不揣固陋,拟就个人研习仲景学说和在临床上如何运用经方的问题谈几点体会,意在抛砖引玉。★一、明理是前提,关键在辩证:众所周知,仲景所撰的《甘草汤(亦名复脉汤)加减变化而成。总之,在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01.html

我的经方之路_【中医宝典】

...我的经方之路 我自八四年进入安徽中医学院,一直酷爱中医,特别于经方由最初的课堂学习到临床实践,再由进修提高反复探求,共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现将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如下,就教于广大同仁。 一 初学困惑期 因受家父影响,我一直对经方有着浓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8.html

经方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方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 【经方】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074.html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经方”是具有独特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术体系,源于古代神农伊尹汤液学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比较深刻而确切的时代内涵。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对经方的研究也正走向深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3.html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经方与后世方相比,因理论体系不同,故而用药也有所不同。如后世方认为桂枝、附子等不能用于热证,而经方常用于热证;后世方认为升麻升提,而经方认为主清里热;后世方用黄芩解表,而经方用其清半表半里、里热……因此,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44.html

经方_方药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称为经方。一般所说的经方系指第三说(清·...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fang-597.html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可能借助经方的框架,构筑中医病治病的广厦。机械地按仲景书中举出的有限例子来“方症对应”,只适用于经方入门阶段。 方与证的核心机理都属于“道”的层次,古语云“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方症对应”是术,以之入门则可以让很多中医初学者很快见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11.html

经方应讲求整体辨证_【中医宝典】

...“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只有施用得当,才能效如桴鼓。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缺乏整体观念、顾此失彼是经方难以取效的原因之一。 笔者曾治疗一23岁学生女患者,其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就诊于某医院急诊科,给予退热抗感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17.html

经方”溯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解释“经方”的说法很多,见仁见智,难于统一。有的人认为“经方”者,乃经验之方也。也有的人认为“经方”乃是《伤寒论》方子的尊称。我认为研究“经方”,勿论继承与发扬,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历史源流和来龙去脉,抓住它的核心内容,才能做到事半而功倍。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07.html

经方学派的历史发展概略_【中医宝典】

...十七卷,《金剑疭瘈方》三十卷,《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共二百九十四卷。所谓“经方”,即是经验方。因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搜集的。经方,是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它是朴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69.html

共找到84,8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