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水肿二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一、水肿(糖尿病肾病) 方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增减 治验:张某,男,46岁。1995年9月就诊。患者于1992年体检时发现糖尿病,经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在6.8~9.0mmol/L,其后未予注意,饮食不加控制,药物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16.html

经方治疗咳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何运强 河北省河间市精诚门诊 治疗咳喘的经方很多,但是这些经方又该如何运用呢?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借鉴经方传统运用经验,结合现代经方药理研究,深刻理解方证内涵,运用经方治疗咳喘,常可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根据随师学习,临床实践之,疗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780.html

经方治重症 药量须适宜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救治心系重证的主要特点就是重用附子。李老治疗重症,如救治心力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等,为启动真阳,回阳救逆,附子用量常常在100克以上,挽救了不少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患者。 实际上,几千年来,中医发展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量效关系。《伤寒论》经方药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49.html

我的经方之路_【中医宝典】

...兴趣。我的《防己汤、续命汤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这让我反思经方的教育,中医人才培养应如何进行?为何毫无中医临床基础的人易于入门,那些有多年临床经验得人反难以接受经方。 我学习经方最深刻的体会是要有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8.html

经方应讲求整体辨证_【中医宝典】

...“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只有施用得当,才能效如桴鼓。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缺乏整体观念、顾此失彼是经方难以取效的原因之一。 笔者曾治疗一23岁学生女患者,其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就诊于某医院急诊科,给予退热抗感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17.html

治疗头痛病例二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如不愈,各加引经药。”田淑霄治头痛川芎用量多为15g,量少则效不佳。纵观此方将“通、补、祛邪”三法融为一炉,经方、时方合为一方,用于治疗头痛,别开生面,可谓创治头痛新法门。 此方加减运用:肝胆火盛者,加夏枯草、龙胆草;肝血不足者,加炒枣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955.html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重要,现在虽然用不了这么大的剂量,但无论开出的药量大小,柴胡与黄芩、人参、甘草之比为8:3:3:3的这个比例是最好要遵循的,特别是对于治疗发热等病证,如不按此比例用药,其疗效就不会理想。再如五苓散功效为解表通阳,化气利水,主治水肿,微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95.html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用药,方、证必“求于本” 经方治疗有病原疗法、对症疗法、证候疗法、协助自然疗能之法四种(《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在于“察机用药”。只有这样才可能如张锡纯般因证、因时用活经方,才可能做到临证不惑,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11.html

经方派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方派指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的一派医家。 【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6.html

经方用药应以知为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兴盛,同时以李可老中医为代表的基层医药工作者,在治疗急危重症时多采用大剂量,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加上近来《伤寒论》中一两折合15.6克的说法得到广泛论证,经方大剂量治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见,似乎临床处方不用大剂量就达不到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2.html

共找到148,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