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之五脏情志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五脏情志是在“形神合一”及“心主神明”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情志与内脏相关及心神在情志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这一理论具体体现了中医心理学的心理生理统一观,阐明了情志活动具有脏腑气血生理基础,情志变化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不仅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211.html

精神五脏_《针灸甲乙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问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对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6-1.html

《内经》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精神情志致病的广泛性。因此,对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保健必须引起重视。《内经》认为,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由五脏所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五脏,而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强调人们必须要“积精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精神五脏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对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

http://qihuangzhishu.com/661/5.htm

精神情志,以恬愉为美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郑访江 通讯员 张弢 祁琴 《素问·阴阳应象大》中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还说:“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这说明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394.html

五脏是什么_【中医宝典】

...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如《灵枢》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这说是说,心、肺、脾、肝、肾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这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02.html

五脏相胜之邪_《幼科折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浓云∶此皆五脏相胜,病机不离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盖小儿初生襁褓,未有七情六欲,只是形体脆弱,血气未定,脏腑精神未完,所以有脏气虚实胜乘之病,但世俗不审此理,往往遇是即指为外感内伤而用药,致枉死者多矣,悲夫!然钱氏之太略,洁古补之,今特参附,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zhezhong/755-11-32.html

精神补益概述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概念也是一致的。 所谓“形神相应”,其中的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神在人的健康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故《素问·灵兰秘典》中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者则殃”之说。这里的“主”是指人的精神活动。中医认为:神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0.html

五脏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主宰、参与人的精神活动。 故《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神》亦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五脏各司其职,并联系相关的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42.html

五脏相胜之邪_《幼科折衷》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浓云∶此皆五脏相胜,病机不离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盖小儿初生襁褓,未有七情六欲,只是形体脆弱,血气未定,脏腑精神未完,所以有脏气虚实胜乘之病,但世俗不审此理,往往遇是即指为外感内伤而用药,致枉死者多矣,悲夫!然钱氏之太略,洁古补之,今特参附,以...

http://qihuangzhishu.com/755/69.htm

共找到112,3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