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通络药酒适用于寒湿、血瘀所致的脉管炎,表现为患肢肢端疼痛,苍白或紫暗,触之发凉,受寒加剧。 【来源】《张八卦外科新编》 【配方】熟附子45克,细辛15克,红花、丹参各60克,土元、苏木、川芎各30克,大枣20枚,白酒1500克。 【...
...日后,即可取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30毫升。 注释:如局部红肿溃烂,属湿热雍滞者,切不可用此酒。因本酒性温偏热,只宜寒湿血瘀者使用。 方中制附子温经通脉,散寒除湿;细辛、红花祛风湿,利筋骨,补血,活血;丹参、苏木活血,散瘀;土元、川芎...
...中医认为,阳虚及体质虚寒的人,往往畏寒怕冷。通过药物或食物的暖脾、温肾,来祛除体内之寒。现介绍几款:对畏寒者有益的食物,供读者选择食用。 羊肉 羊肉性昧甘温。热量高于牛肉。羊肉有丰富营养,是冬令祛寒和进补的壮阳佳品。冬月食之可使手脚温暖,...
...坐骨神经痛酒 [药物组成] 小茴香6g 木香6g 陈皮10g 玄胡12g 穿山甲5g 川牛膝5g 独活5g 甘草3g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络柔筋,祛痹止痛,用于坐骨神经痛日久痛缓,或巩固疗效之用。 [用法用量] 每次服10-20ml...
...成药酒2-3升即成。 注释:方中三藤三药均有祛湿,舒筋,通络的作用。络石藤性味苦寒,善于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海风藤性微温,味苦辛,长于祛风除湿,温通经络;鸡血藤性温,味苦而微湿,专于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桑寄生性味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所称的「子薑」为好吃。但作为药用或食疗品,用的应该是老薑,不能用嫩薑,因为薑越老其味越辣,药用就是取其所含的辛辣芳香成分。它的辛辣味越强,祛寒、防寒之效越好。 中医的古方,不少配有生薑(老薑)或乾薑的,可见把薑收作药用,总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老...
...来源:经验方 用料:络石藤30克,秦艽20克,伸筋草20克,路路通20克,高梁白酒300毫升。 功效:祛风,活血,通络。 适应证: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游走不定,恶风,拘挛,手足麻木。 石藤通络酒属于关节炎食疗药膳食谱之一,对改善...
...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温里药性偏温热,具有温中祛寒及益火扶阳等作用,适用于里寒之症。即是《内经》所说的“寒者温之”的意义。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
...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温里药性偏温热,具有温中祛寒及益火扶阳等作用,适用于里寒之症。即是《内经》所说的“寒者温之”的意义。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
...一、祛寒药适应病症不同,具有祛寒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以及暖肝止痛等功能,须根据辨证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二、本类药物可用于真寒假热之症;对真热假寒病症不可应用。若是真寒假热,服祛寒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是为格拒之象,可采用冷服之法。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