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热真寒天师曰∶真病原难分晰,然有假即有真也。即以前症言之,如人喉痛口干,舌燥身热,与假热无异,然而此曰真热者,何以辨之。假热之症,口虽渴而不甚,舌虽干而不燥,即燥而无芒刺,无裂纹,喉虽痛而日间轻,身虽热而有汗;不若真热之症,口干极而...
...药治其真寒,往往会出现格拒现象,服药后立即吐出,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样情况下,应采用反治法,一种是仍用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候冷服下,或原来的寒凉药煎成后乘热服;另一种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作为“反佐”(...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
...论真热真寒天师曰∶真病原难分晰,然有假即有真也。即以前症言之,如人喉痛口干,舌燥身热,与假热无异,然而此曰真热者,何以辨之。假热之症,口虽渴而不甚,舌虽干而不燥,即燥而无芒刺,无裂纹,喉虽痛而日间轻,身虽热而有汗;不若真热之症,口干极而...
...症状的实证,也称以通治通;“塞因塞用”指用具有补益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也称以补开塞。 真反治 真反治因其治疗特征是顺从病性,故又称“从治”。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在正治的基础上,兼用反治,是一种从少逆多的治法,即反佐。“从...
...目录 《景岳全书》固真丸 《御药院方》固真丸 《医学纲目》固真丸 《此事难知》固真丸 《杨氏家藏方》固真丸 《医方类聚》固真丸 《兰室秘藏》固真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固真丸【处方】菟丝子500克(淘洗净,用...
... (西医)。真心痛 (中医)。治法:养血调营,兼化痰湿。方药:孩儿参9g 丹参15g 桃仁9g 全瓜蒌5g(切) 薤白头9g 制半夏5g 炒陈皮5g 枳壳9g 竹茹5g 炙远志3g 淮小麦30g 生香附9g 赤芍、白芍(各)9g 清炙甘草3...
...治法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与治疗原则不同,原则是指导治法的,治法是原则的体现。如脾气虚证,首先确立扶正以祛邪的治疗原则,然后在此原则指导下采用补气治疗。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大法又称基本治法,概括了具体治法中共性的东西,临床上...
...儿科治法概要 小儿疾病的治疗大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儿童这一具体对象和儿科疾病的特点,在治法选用、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一、治法特点 (一)治法选用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注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