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的分离病毒分离的一般程序是:检验标本→杀灭杂菌(青、链霉素)→接种易感的动物→出现病状鸡胚→病变或死亡细胞培养→细胞病变→鉴定病毒种型(血清学方法)无菌标本(脑脊液、血液、血浆、血清)可直接接种细胞、动物、鸡胚;无菌组织块经...
...血清学鉴定、致病力试验、保护力试验、细菌回收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2型猪链球菌,引起关节炎的猪链球菌较引起败血症的猪链球菌致病力弱;该菌对头孢菌素、青霉素高度敏感。 关键词:猪链球菌 分离与鉴定 论文完成日期:2000年6月15日...
...剌扰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23批772只窄翅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4批103只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到病毒1株。其它12种共10396只伊蚊的病毒分离物为阴性。分离到的7株病毒经免疫荧光、酶免疫、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鉴定,均为乙型脑炎病毒(JE...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urs)可引起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该病毒有3个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病毒的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的分离鉴定虽是常用方法,但一般的临床实验室难以进行。分子生物学...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urs)可引起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该病毒有3个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病毒的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的分离鉴定虽是常用方法,但一般的临床实验室难以进行。分子生物学...
...特异性抗原,在B组内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但是A组病毒没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A组某些型别的型特异性抗原可在37℃引起人类O型红细胞凝集反应。(二)埃可病毒埃可病毒最早在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从人的粪便中分离,当时不知与人类何种病毒相关,故称为...
...为确定流腮病原,如散发流行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有睾丸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时,常需留取病毒分离标本。 流腮病毒的分离成功,与标本采集早晚直接有关。一般采用急性早期患者的唾液、尿或脑脊液的分离率较高;从血、腮腺或其它组织中分离到的机会...
...很多,而常用的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即:①分离脂蛋白;②脱脂获得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部分即ApoHDL、ApoVLDL、ApoLDL等;③将各种载脂蛋白进一步纯化而获得免疫纯或单点纯;④鉴定或定量。...
...与发展,对于植物各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工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如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在30年代仅从中分离到3种脂溶性色素,分别称为丹参酮Ⅰ、Ⅱ、Ⅲ。但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丹参酮Ⅰ为纯品外,Ⅱ、Ⅲ、均为混合结晶。此后通过各种层析方法,迄今已...
...诊断 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可采取脑脊液、心包液、胸腔积液、疱液、血液作病毒分离,亦可做活检标本、咽拭子、直肠拭子、粪便等进行细胞培养,但消化道培养分离的病毒只可作为诊断参考。亦可以乳鼠接种分离鉴定病毒,由于血清型较多,存在一定困难。早期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