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_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痄腮又名“腮肿”或叫“含腮疮“,也有称为“虾蟆瘟”。 【痄腮】 又名“腮肿”或叫“含腮疮“,也有称为“虾蟆瘟”。感受温毒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阻于少阳经络所致,冬、春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78.html

痄腮_【中医宝典】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中医称为痄腮,民间亦有称为“鸬鹚瘟”、“蛤蟆瘟”。西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能在儿童群体中流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04.html

痄腮忌食物品_【中医宝典】

...忌食物品 痄腮者忌吃下列食物。 狗肉 性温,味咸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羊肉 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868.html

痄腮宜食物品_【中医宝典】

...宜食物品 痄腮患儿宜吃下列食物。 绿豆 性凉,味甘,是一味最为理想的清热解毒、泻火消暑的药食兼用之品,对痄腮的风温热毒尤为有效。据《江西医药》1996年第6期中介绍:用生绿豆100克,置小锅内煮至将熟,加入白菜心2~3个,再煮约20分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867.html

下取疗痄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此而标在彼也。其既反,其治亦宜反。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上,指病变部位、病证表现偏于上;下取,是用药物针灸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进行调理和治疗。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中医温毒范畴,本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864.html

痄腮宜忌原则_【中医宝典】

...痄腮是小儿常见病症,民间俗称“猪头风”“大头瘟”等,近代医学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是因感染上腮腺炎病毒,引起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祖国医学认为,痄腮的病因是由于风温病毒,由口鼻而入,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季较为多见,发病年龄常为学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866.html

灯草灸防治春痄腮_【中医宝典】

...一触即起,随即发出“啪”的响声,在施灸处出现一绿豆大小的小泡。灸后局部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中医认为,痄腮是由于外感时行温毒,更挟痰火积热,郁热壅阴少阳之络,循经外发而为。角孙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又是手、足少阳之会穴,灯草灸角孙穴,可宣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32.html

痄腮的推拿疗法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一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弹性感,局部有发硬、疼痛、压痛,张口咀嚼疼痛加剧,两颊内腮腺管口(第2臼齿)可见红肿。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风温病毒所引起,邪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 按摩能疏散风热、疏通气血、清热泻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498.html

痄腮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石膏(〔火段〕)花粉黄芩(各一钱)甘草(生,五分)牛蒡子(炒,研)连翘(去心)桔梗(各一钱)升麻(三分)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服。【方歌】柴胡葛根发表证,痄腮肿痛或平形,石膏花粉黄芩草,牛蒡连翘桔梗升。又方:四顺清凉饮组成:防风栀子(生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64-5.html

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恶寒三阴痉三阴疟痧气(痧胀)伤寒伤暑少腹硬满身[目闰]动身热不扬神不守舍神昏湿病湿疟湿热痢湿温湿泻时行食疟食泻视歧收引手足躁扰暑暑风暑秽暑厥暑痢暑疟暑热证暑温暑泻暑瘵水谷痢飧泄太阳中风痰疟瞳子高晚发胃家实胃实胃中燥矢温病温毒温毒发斑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bing-2724.html

共找到1,178,4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