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权孙思邈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在初唐盛世,医学家甄权孙思邈双双逾百,有人考证孙思邈甚至活到了141岁,不仅在那个年代,就是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都不能不说是奇迹。 但是此处我们在这里要记述的不是他们的养生之道、长寿秘诀,而是他们对于针灸的历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96.html

甄权甄权针经》、《明堂人形图》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佚事】 甄权因为母亲常年体弱多病,所以他弟弟甄立言一道潜心学医,广泛涉猎方书,并行医济世,经他救治的病人很多,同时他在针术脉理方面的造诣颇深。隋开皇初(公元581年),甄权曾官至秘书省正字,后来称病辞职,一直专心研究医学并诊治疾病直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95.html

孙思邈_彩绘明堂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唐代贞观年间,孙思邈奉敕修“明堂图”。就是把人体脉穴绘成图像,以便医生学习。他承务郎司马德逸、太医令谢季卿、太常丞甄立言共同承担校定经穴图的任务。在此期间,他向专长针灸脉理的医学家甄权请教。甄权说:人体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imiao/383-3-11.html

孙思邈阿是穴_【中医宝典】

...唐代著名大医学家孙思邈一生为民解除疾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就是他在临床中首先发现的。 孙思邈约70岁那年,一天清晨,他正在屋里编写《千金要方》。突然有一个乡邻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孙先生,昨天我路过青石村,见陈阿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21.html

孙思邈卢照邻_【中医宝典】

...唐高宗成亨四年(公元670年),已90高龄的孙思邈在他的住所—光德坊接待了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此人即是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原籍幽州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为四川新都县尉。这一年他因事进京,也住在光德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83.html

孙思邈因病学医成药王_【中医宝典】

...孙思邈从小身体就很弱,常常得病,家里为给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稍大一点的时候,他又目睹了隋文帝时长安一带流行瘟疫的悲惨景象,给他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他立志学医,到20岁时孙思邈就已经学识渊博,他结识了当时的太医令谢季卿及甄权、甄立言兄弟,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8.html

甄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enquan/index.html

孙思邈_【中医宝典】

...百岁医家孙思邈的“啬”字养生经
 上海 楼绍来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是我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年逾百岁老医家。关于他的寿命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101岁,一说是172岁。
 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81.html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崇拜。民间流传的孙思邈坐虎针龙的木雕,就是一件以这一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神龛。自古以来,许多民间医生的家中或药店,都会供奉这样一个孙思邈坐虎针龙的木龛。 【著作成就】 孙思邈取各家精华,去诸书繁芜,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分类编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3.html

孙思邈救蛇遇仙_【中医宝典】

...传说孙思邈是陕西耀县人,7岁的时候就能日诵千言。长大后因为世道不宁,隐居太白山学习道术,精通天文医药。 一次孙思邈外出,碰见一个牧童砍伤了一条小蛇,很是同情,就用衣服包好带回家来,用外伤药敷好,包扎好伤口,放回了草丛中。十几天后,孙思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86.html

共找到261,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