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导过程中往往涉及多种激酶的活化,因而对这些激酶活性的测定可以作为信号转导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指标。常见激酶活性的测定有PTK、PKC及PI-3K等。均有商品化的试剂盒。检测原理是根据激酶可以催化特定底物发生磷酸化,外源加入32γ-ATP...
...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是对人体内血浆凝血因子Ⅶ,即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进行活性测定,凝血因子Ⅶ的半衰期最短(4~6h),血浆含量较低(0.5~2mg/L),故可作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指标。 正常值 2~4mg/mL 异常结果...
...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是对人体内血浆凝血因子Ⅶ,即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进行活性测定,凝血因子Ⅶ的半衰期最短(4~6h),血浆含量较低(0.5~2mg/L),故可作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指标。 异常结果: 凝血因子Ⅶ活性<34%...
...及红细胞内。心肌细胞坏死后,PK释放入血,PK的测定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血清(28.3±12.8)U/L(丙酮酸激酶法)。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 PK活性开始升高,22~24h PK活性达高峰(为对照值3倍),第2天达峰值(为对照...
...ADK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主要参与核酸及脂类代谢。测定ADK对于揭示人类的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 in erythrocyte)活性在先天性溶贫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有变化...
...缺陷症种类较多,主要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会导致红细胞代谢障碍,并使其寿命缩短而被破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测定,临床用于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药物反应(...
...及红细胞内。心肌细胞坏死后,PK释放入血,PK的测定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 PK活性开始升高,22~24h PK活性达高峰(为对照值3倍),第2天达峰值(为对照值的4倍);48~72h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清PK活性...
...红细胞葡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指的是测定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 红细胞的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参与,任何一种酶缺陷均可引起溶血。所谓酶缺陷多数属于遗传性缺陷,异常基因导致酶...
...ADK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主要参与核酸及脂类代谢。测定ADK对于揭示人类的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习惯单位:258±29.3U/g Hb (±s) 7428±850U/1012RBC (±s) 87.7±9.96U/ml ...
...隐性遗传,可导致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在人类红细胞酶缺陷病人中,PK缺乏的发病率仅次于G-6-PD缺乏,属第二位,它也可继发于部分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我们已测定到5例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病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