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医院针灸铜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藏 光绪二十八年太医院迁至新址——地安门外东大街。因原珍藏的明正统铜人被俄军掠去而重铸一铜人,铜人完成后置太医院新址铜神庙,1925年移交故宫,1936年移交南京博物院。1956年6月...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改建新署时铸制了一具新铜人—清光绪铜人。该铜人由太医院苏秉钧、张庆云监制,铜人铸成后置于太医院“铜神殿”,1925年移交故宫。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建新署(今北京市地安门外东大街)时铸制了一具新铜人—...
...宋天圣铜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于天圣五年医官院医官王惟一主持铸造,共两具,一具藏于医官院,一具藏于大相国寺,并且先后藏于元大都太医院三皇庙、明洪武初之内府。 宋天圣铜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于天圣五年(1027)医官院医官王...
...明万历赵文炳铜人图是在明太医院铜人图的基础上,靳贤增补了正侧人图和背侧人图、由赵文炳重刊而成。 该铜人图曾藏于山西平阳府官库,乾隆二年(1737)后下落不明。 康熙四年(1665)林起龙、乾隆九年(1744)田重等人曾先后重刊赵文炳铜人图...
...该书由政府颁行全国,与针灸铜人相辅行世。 后世丢失,对其去向,说法不一。据传,一具流入襄阳,后来由“赵内仲归之内府”。属何“内府”,尚需考证。另一具,《元史》称“此宣抚王檝使宋时所进”,则这具铜人是贡品,与一般所说金人南侵时曾掠其一而去,到...
...针灸铜人,包括“明正统铜人”、“明嘉靖铜人”、“清乾隆铜人”、“清光绪铜人”、“民国铜人”和“蒙医铜人”。除了展示其基本情况外,还可通过点击“更多”链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研究进展。...
...当时编纂的官员及医生共有80人之多。此具铜人系发给参编人员之一 ——福海的奖品。 “清乾隆铜人”图 乾隆十年(1745) 清政府铸造/黄铜/高46cm/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该铜人系一位身材瘦高、表情慈祥的裸体老妇人。岁月在她的额头上...
...现存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铜人针灸经》七卷,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後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版传於世。...
...宋针灸铜人与铜人针灸图经碑 北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铜人上总穴位有657个,穴名354个,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院教学和考试的工具,在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
...“针灸铜人”是临安八百里养生园景点的“三绝”之一。 (1)杭州周边旅游景点——“临安八百里养生园”中的针灸铜人 “针灸铜人”是临安八百里养生园景点的“三绝”之一。据称,这是位“针灸大巨人”,仿真人放大铸成,高2.58米,是我国历史上最高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