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未必 养生何须——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有序。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出发点,所谓“化不可待,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因此,“养”“和”才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准则,“”也必须服从于这一准则。 张英栋否定了八纲辨证中的两纲——实,提出了一个“虚实不足凭”的观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5.html

虚为复正 虚人可攻——刘世峰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拜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26日刘世锋等《精气夺则虚,无邪人亦病——张英栋先生商榷》(以下称《虚》文)一文后,笔者认为,任何形式的理论,应该以“疗效”为检验的唯一标准。当然疗效应该既包括短期疗效,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95.html

无虚实 当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并不认为“有才有病”,其虚也是为治病,而不是为创造条件或者仅仅是为了“治人”。这子和“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的思想是一致的,如此说来连攻大师张子和也未必赞成“虚为复正,虚人可攻”的观点。 “以偏纠偏”不可取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98.html

从正来 为复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由于张子和“治病养生食补”学术见解本身的局限,以及作者对于“虚实不足凭”的表述难以被大家普遍接受,就引起不同学者的商榷。5月26日刘世锋、王树文先生刊登了《精气夺则虚,无邪人亦病——张英栋先生商榷》的文章,强调“中医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1.html

才有病 治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张从正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治病养生食补。”这便将置于对于的准确定位基础之上,于是可立于不败。 张从正并非不知,不用。而是在强调不需要的时候一定不可,强调医者在面对“病”的时候,一定要以“”为己任;而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714.html

精气夺则虚 无邪人亦病——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作者“通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多虚、实。虚有虚,实有实,都可以导致气血不通,故虚实的分辨只是讨论人病的状态,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故讨论正更有意义,有才有病,治病”之观点却不敢完全苟同。 笔者认为中医治病,并非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77.html

非“皆从正来”——曹东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说有失偏颇,曹文所谓“非时失位即为”,仅是作为致病因素——邪气来源之一,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的治病因素——邪气的分类认识已逐步深化。比如明代大家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及其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就不同意王叔和所谓“非时之气”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2.html

治疗银屑病当固护阳气——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生命存在的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可见,阳气起着重要的固外作用。 《素问·评热病》说:“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和《素问·口问》中亦有类似论述:“正气存内,不可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00.html

正相对存在 可以相互转化——兼答王强先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阐发,引起读者疑惑,6月3日王强先生在该报发表“非‘皆从正来’”一文进行商榷。笔者在此强调,““正”是相对存在的一对矛盾,是人体患病过程中才可以见到的斗争现象,非生命的物体用不着“”。 王强所引吴又可《瘟疫论》关于戾气的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6.html

中药性能理论岂可轻易否定——养生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经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上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性能理论能指导临床用药治病,提高疗效。 ●中药归经理论需要总结和提高完善,与时俱进。 9月9日贵报张养生先生《质疑中药性能理论》一文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该文作者认为“中药性能的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368.html

共找到809,6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