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黄腻,脉滑。 【诊断】 手足口病(中医:手足口病)。 【辨证】 风热夹湿,湿重于热。 治法】 化湿清热,佐以疏风。 ;【方药】 金银花IOg,连翘IOg,淡豆豉lOg,蝉蛻5g,板蓝根15g,薏苡仁15g,碧玉散(包煎)15g,佩兰8g,...
...较高,舌红苔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湿重于热者,丘疹淡红,疱疹周围红晕不显,口腔疼痛不剧,热势不著,舌淡红苔黄或白,治疗应以利湿解毒为主。本病初期多表现为风热夹湿,部分患儿高热持续,表现为热毒炽盛,疾病后期可出现肺胃阴虚或脾胃气虚证。该患儿...
...——2 吐血证 腿疼 外感积滞案 汪受传医案——表虚复感 汪受传医案——肺脾肾虚 汪受传医案——风热夹湿,热重于湿 汪受传医案——-风湿邪毒 汪受传医案——伏热上攻 汪受传医案——脾肾两亏 汪受传医案——热夹湿,湿重于热 汪受传医案——乳积...
...辽宁中医杂志,1986,(2):14] 汪受传医案——食积 患儿唐某,男,3岁。 【初诊日期】 1999年9月24日。 【主诉】 纳少伴腹胀3月余。 【现病史】 患儿近3月余纳少,腹胀,时有腹痛,问见呕吐食物,气味酸腥,大便尚调。患儿无发热,...
...渗湿于热下指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 【渗湿于热下】 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
... 2cm。质软,活动。肝肋下O.5cm,脾未及。 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1 2%,PLT降低,嗜异性凝集试验1:64,阳性。B超示:脾大。 【诊断】 传染性单棱细胞增多症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湿温)。 【辨证】 热在气营,热重于湿,热伤...
...止。故方中以二陈汤健脾化痰,莱菔子、焦三仙消积化食,木香、砂仁理气止痛,连翘、川黄连以清内热,尤其一味羌活既可以疏风散寒止痛,又为“风药胜湿”,以治脾虚内生水湿。诸药合用,痰化滞消,气机通畅,脾运胃和,升降堉常,故呕吐自止。 [选自万力生....
...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胸闷不飢,午后身热较高。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
...继以清热化湿法治疗。上方去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加藿香6g,佩兰lOg,黄芩1Og,槟榔lOg,大豆卷lOg。5剂后患儿皮疹全消,临床痊愈。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较高。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