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89年1期36~39页摘要:经期诸证是指月经前所出现的各种证候,是除了痛经、腰酸等妇科情况以外的全身各种症状,在历代文献中,对本症的记载甚少,更没有独立的篇章,汉·张机的《伤寒杂病论》中,有“热入血室”,首先...
...白芜荑(微炒去皮二两) 黄连(去须) 神曲(炒) 麦 (微炒各一两净)上为细末.猪胆汁煮糊丸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饮下.量大小虚实加减.一方有陈皮木香各半两.又名益儿丸.鳖甲黄连丸治诸疳羸瘦.发热盗汗寒热.肚大脚细.不肯进乳食.气粗促急....
...《医宗金鉴》杂证门汇方1。半夏厚朴汤半夏 厚朴 苏叶 茯苓各二钱,上生姜煎服。2。清热行血汤桃仁一钱 红花一钱 丹皮 五灵脂 生地各二钱 甘草五分 穿山甲 赤芍各一钱,上水煎服。八珍汤方见首卷妇科心法要诀 附方索引【本索引是按首字笔画多少...
...痘之为证,五脏百骸无不振动,血气无不虚弱,故有杂证相仍,最宜戒其峻治。盖杂证痊日无定,痘疮靥日有期。若治杂证一寸,则痘疹落后一丈,杂证未痊而痘已先毙矣。故治痘不可违限,而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痘之毒不解,则一病不去,痘之毒一解,则百病自痊,...
...痘之为证,五脏百骸无不振动,血气无不虚弱,故有杂证相仍,最宜戒其峻治。盖杂证痊日无定,痘疮靥日有期。若治杂证一寸,则痘疹落后一丈,杂证未痊而痘已先毙矣。故治痘不可违限,而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痘之毒不解,则一病不去,痘之毒一解,则百病自痊,...
...关键词:敦煌医方 《杂证方书第八种》 校勘 《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称之为《杂证方书第八种》,此医方所载方剂内容丰富,弥足珍贵,但也有许多文字错讹之处,尚待研究,今试以《敦煌中医药全书》为例,对医方《杂证方书第八...
...诸胁痛。各有所感。若止是冷气作楚。与 扑闪挫。宜和气饮。及乌药顺气散。或浓煎葱白汤。下枳壳散。左右胁。有气块而痛者。此是积聚。见诸气门积聚证。停饮胁痛。本事方而丸。最佳。曾有人胁痛连膈。进诸气药。并自大便导者。其痛殊甚。后用辛热补剂。下...
...服,杂痢此方并治之。又疗小儿久痢方。甘草(炙) 茯苓(各六分) 人参(四分) 黄连(各四分) 浓朴(炙) 生姜(各二分) 龙骨(八分)上七味切,以水一升,煎取三合,欲卧先取盐面麝香为小丸内下部中,后服此饮,分服甚妙,忌如常法。...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