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_《灵枢》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溜干鱼际,鱼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63.html

第二_《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趾内间中趾内间即次趾外间在两趾之中节之后且上云次趾外间下云上行二寸正当以内庭起数不当牵及中趾反使人无所审其处也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 .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712-4-2.html

第二_《内经评文》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趾内间中趾内间即次趾外间在两趾之中节之后且上云次趾外间下云上行二寸正当以内庭起数不当牵及中趾反使人无所审其处也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 .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

http://qihuangzhishu.com/712/4.htm

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济总录》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汤【处方】地榆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柏叶3分,茜根3分,芍药,赤茯苓去黑皮3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脾毒气痢,下血如鹅鸭肝...

http://zhongyaofangji.com/d/dishutang.html

卷第十二别录之二_《开元释教录》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婆诃罗再译拾遗编入第二 右二经同异译。 大乘四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婆诃罗于东太原寺译出大周录第一译 菩萨修行四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婆诃罗于弘福寺译拾遗编入第二 右二经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88.html

黄帝内经·灵枢·译文

...穴,厉兑在足第二指尖端的外侧,称之为井金;脉气由此流于内庭,内庭在足第二指的外间节陷中,称之为荥;脉气由此注入陷谷穴,陷谷在中指内间内庭上二寸陷凹中,称之为腧;脉气由此过于冲阳穴,冲阳在脚面上五寸骨间动脉应手处,摇足取穴,称之为原;脉气...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68.html

黄帝内经·灵枢·译文

...穴,厉兑在足第二指尖端的外侧,称之为井金;脉气由此流于内庭,内庭在足第二指的外间节陷中,称之为荥;脉气由此注入陷谷穴,陷谷在中指内间内庭上二寸陷凹中,称之为腧;脉气由此过于冲阳穴,冲阳在脚面上五寸骨间动脉应手处,摇足取穴,称之为原;脉气...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68.html

卷第十七别录之七_《开元释教录》

...。是大灌顶经第十二卷。或有经在第十一。长房等录皆云。宋代鹿野寺沙门慧^8□译者谬也。 大般若第二会经七十八卷时俗题云新译大品放光般若 大般若第四会经一十八卷时俗题云新译道行小品般若 右二经。时俗共传云。是三藏义净所译。别改题目抄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3.html

刺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刺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 【刺】 九刺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篇》。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进行深刺,取穴宜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52.html

第二入藏录下_《开元释教录》

...世经十卷一帙一百六十七纸。 起世因本经十卷恐二本相滥题下别云起世因经一帙诸藏多是前稍稀一百七十纸。 楼炭经六卷或云大楼炭经凡十三品或八卷或五卷一百三纸。 长阿含十报经二卷亦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二十七纸。 中起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6.html

共找到417,0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