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傅山一个特殊药引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相传,明代著名医家、《傅青主女科》的作者傅山,曾用过一个特殊的药引子——煮不软的石头治愈患者。 一青年李小牛,入赘到粉莲家后,小俩口日子过得不错。一天,李小牛因入赘受人奚落,回家跟媳妇发泄了几句。粉莲越想越伤心,抽泣了一夜后,就病倒在床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0.html

药引并非都是引经药_中药煎服_【中医宝典】

...作用,也可能不具备。药引一般具有引经、增强疗效、调和脾胃、解毒、矫味等作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功能。同时药引大多是一些生活常见药,还有不少是食物。 古代医家讲究在汤剂中加药引 明代孙志宏在论述了煎药的种种注意事项后,还特别叮嘱“若外有煎成磨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954.html

巧借药引藏玄机--名医药引趣话_【中医宝典】

...这时,访得名医傅山求治。经望闻问切后认为病属劳心过度,损伤肝脾。病虽重犹有一线生机,“处方不难,只怕两味药引难寻。一是人脑百个,二是盘龙草百条。”病人一听,露出惊讶神色。傅解释说:“人的头油是人脑之精,都渗在毡帽上,这浸透了头油的旧毡帽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15.html

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吕不韦论“养生三患” 麻黄原名“麻烦草” 名医黄元御,淋雨透疹 明代李时珍药方戏昏官 明代医家傅山一个特殊药引 明代医家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 女贞子与爱情传说 蒲松龄“医诗” 蒲松龄的“药性梆子戏” 七叶一枝花的典故传说 钱乙与马兰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yiyaodiangu-483-1.html

处方与药引_【中医宝典】

...汤方何止千万,加之历代医家各有发挥,以致药引无穷。药引之用临床最常见者如甘草调和诸药。“药引子”有时有引经之意,也可用于调和诸药,有的则具有矫味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192.html

闲话中医:药引_【中医宝典】

...医家历来讲究用药引,这已成不争的实情。至于为什么讲究用药引,总可以说出各种理由来。我小时候,常常看到祖父为病人开方抓药,最后每每嘱咐病家,取某物做药引,或芦根三四枝,或鲜桑叶五六片,或陈经绿豆一把,或红枣数枚,总之都是乡村平常易得之物。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82.html

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_【中医宝典】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县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公元1522-1619年)年间,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 明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民族矛盾得到缓解,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很快得到发展,手工业、商业也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4.html

煮不软的石头_【中医宝典】

...□ 叶水泉 相传,明代著名医家、《傅青主女科》的作者傅山,曾用过一个特殊的药引子——煮不软的石头治愈患者。 一青年李小牛,入赘到粉莲家后,小俩口日子过得不错。一天,李小牛因入赘受人奚落,回家跟媳妇发泄了几句。粉莲越想越伤心,抽泣了一夜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11.html

药引的妙用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中医处方用药,配伍严谨,尤应重视“药引”。生姜、大枣、葱白、茶叶、红糖等是常用的“药引”,已为人知。孙老常云:用药如用兵,善于用兵者,足智多谋,用兵如神,指挥打仗,方能节节取胜。善于用药的医家, 切中病机,用药如神,医治疾,才能药到病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10.html

古代医家的行医招牌_【中医宝典】

...张元圭,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任太医院御监。宋高宗太子有疳疾,经元圭治愈,赐金蛤蟆一个。后嗣以医著名,悬金蛤蟆于门上,俗称“张蛤蟆”。同代医家陈沂,字素庵,精妇科,曾疗高宗妃吴氏危疾,得赐宫扇。其后代不忘君惠,刻木为扇以为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2.html

共找到105,3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