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
...春应暖反寒,夏应热反凉,秋应凉反热,冬应寒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为时行温疫病也。治法用人参败毒散、九味羌活汤、夏加滑石、石膏,冬加麻黄、桂枝,春秋止根据原方,或藿香正气散、五积散、防风通圣散亦可,甚者...
...春应暖反寒,夏应热反凉,秋应凉反热,冬应寒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为时行温疫病也。治法用人参败毒散、九味羌活汤、夏加滑石、石膏,冬加麻黄、桂枝,春秋止根据原方,或藿香正气散、五积散、防风通圣散亦可,甚者...
...最早用“白喉”命名的专著是清同治三年(1864)湖南浏阳张绍修所著的《时疫白喉捷要》。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刊行于20世纪初的《圣济总录》一百二十二卷,最早论述了这一病证(书中称为缠喉风),其后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卷三...
...非如伤寒,有下早变症之虑,亦非温热不可频下之比,总当以热除邪尽为度。惟下元虚者,非六味生料补其真阴,不能化其余热。(纂《张氏医通》)初发邪伏募原,营卫交阻,凛寒发热,甚则厥逆,迨阳郁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热,不可发汗,宜透其邪,用达原饮。轻者...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后尊称他“丹溪翁”,是元代婺州羲乌(今浙江义乌)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他的生活年代较前面三位较晚,但在学术理论上,可以说是集前三者之大成,是最完整、最详备的。 朱丹溪 朱丹溪自幼好学,...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
...《本草纲目》钓樟「释名」乌樟、枕、豫。「气味」(根皮)辛、温、无毒。「主治」刀伤止血(刮屑敷涂)、霍乱(磨服)、脚气水肿(煎汤服)、疮疥(研末敷涂)。《医学入门》钓樟钓樟辛烈温无毒,消水下气安心腹,破积止吐止霍乱,中恶金疮辟时疫。叶尖长如...
...病证名。出朱丹溪《胎产秘书》。多因产后血出过多,心失所养,神无所归;或因产后恶血不去,瘀血随气逆上攻心所致。症见神志恍惚,或妄言妄见。气血虚弱者,兼见头晕心悸、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自汗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龙眼肉、川芎...
...张从正、李东垣之说,将北方刘、张、李诸家学术传至江南。乐于济世,凡求治者皆为诊疗,无倦色;遇贫病无援者,赠以药资。晚年病颓,好静僻。求医者至,令徒告以诊视脉状,口授配伍方药。元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登门拜师,历三月,见其诚意,始接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