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丹麦学者报道,对于骨质疏松和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模型,一种针对核因子kappa-B配体的受体激活因子(RANKL)的实验性疫苗可有效抑制其骨质破坏。 丹麦Pharmexa A/S的Marc Hertz博士指出,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
...,而产生自身免疫;二是和遗传有关系;另外,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大量分泌,可增加患病。 值得注意的是,有5%~1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自愈;另外还有5%~20%的患者进展比较慢,即使不做干预,在短期内关节也不会出现变形。绝大多数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是滑膜炎。滑膜可出现炎症(渗出、浸润)、滑膜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血管翳)形成。增生的肉芽血管翳覆盖于软骨面,并侵入软骨下骨质。一方面软骨因不能与滑液接触而影响其代谢,另外血管翳释放某些水解酶对关节软骨、骨、韧带和肌腱的胶原...
...食欲,改变体形。激素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长期大剂量使用能导致、、,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激素还会降低抵抗力,使患者容易感染,并导致骨质疏松、,而且关节炎症和破坏仍可发生或进展。它所带来的副作用有时不亚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如果激素使用合理规范,...
...奥地利Jimenez-Boj等报告,根据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诊断的骨质破坏和骨髓水肿情况,可真实反映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骨髓炎症状况。[Arthritis Rheum 2007,56(4): 1118] 研究者对接受掌指关节或...
...类风湿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晚期可强直和畸形,功能严重受损。我国发病率0.4%—1.0%,80%患者发病年龄在20—45岁,男女之比为1:2.4。 [病因] 1、感染:多种...
...771726半衰期较长的主要因素。 ■临床应用评价 来氟米特不仅有免疫抑制作用,还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及减轻骨质破坏。国外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来氟米特每日20毫克(开始3天负荷剂量为每日100...
...,因为利妥昔单抗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利妥昔单抗的初次治疗时间不应少于16周,患者初次治疗有效但随后恶化或疾病活动度未改善可被认为是复发。 ▲新生物制剂研究值得期待 抗TNF-α药物的出现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重大进展。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
...皮下出现皮下结节。 6.X线检查有典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变(包括关节周围骨质脱钙、退行性改变)。 7.类风湿因子(目前临床多限于检测IgM-RF)滴度>1∶32。 凡4条或多于4条上述标准者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应该指出,这些标准不是只为诊断而...
...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临床症状,控制症,维持关节功能和预防关节畸形。由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为特点,因此治疗要长期进行,这就需要家长和患儿密切配合。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整个发病过程变化多端,部分患儿的病情能够长期得到缓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