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 超过一半icds植入病人同时需要接受抗治疗,第一作者、多伦多圣麦克尔医院的多利安(pauldorian)在美国心脏协会2004科学会议上指出,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有显著副作用,都没得到fda的批准。 在shield研究中,来自9个国家...
...Ⅲ类药作用,而与原药的电生 理作用显著不同。近年来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Sicilian gambit分类法,使药物 分类与临床的病理生理征象结合起来,但目前尚无资料认为此分类法有特殊优越性 ,尚需在实际应用中印证。 [抗心律失常临床试验结果...
...Kalus等从MEDLINE上检索1966年1月至1999年6月发表的多非利特(dofetilide)治疗心律失常的英文文章,从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多非利特是一种比较特异的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它延长动作电位的时间及有效...
...抗心律失常药既能抗心律失常也能导致心律失常,后者即为药物的“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它包含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和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二种情况。近年报道IC类氟卡尼等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增加病死率后,这一问题更受到广泛重视...
...6.6%P>0.05)。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13项相关临床试验(6553例)中,随机应用胺碘酮的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总病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13%,心律失常死亡或猝死发生率降低了29%。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汇总24项相关临床试验(...
...sotalol)原为β受体阻断药,后因明显延长APD而用作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它能降低自律性,是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所致。减慢房室结传导。明显延长ERP,使折返激动停止。也延长APD,是阻滞K+通道所致。索他洛尔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达100%,t...
...抗心律失常药既能抗心律失常也能导致心律失常,后者即为药物的“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它包含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和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二种情况。近年报道IC类氟卡尼等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增加病死率后,这一问题更受到广泛重视...
...相除极电位坡度也有不同程度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又可分为ⅠA、ⅠB、ⅠC三亚类型。表22-8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依据其作用机制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其他ABC主要作用钠通道阻滞剂交感阻滞延长除极钙通道阻滞 抑制O相抑制O相抑制O相 中度轻 度显...
...症状,一般也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7)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均可致心律失常,而且抗心律失常药作用越强,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越大。因此,同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 (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可因缺氧、缺钾、缺镁、休克、心力衰竭...
...,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除ⅠB类药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抑制心肌功能,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传导阻滞时应禁用或慎用。近年来对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引起重视,其发生率为6%~36%,导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