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结构降低耐药——恶唑烷酮抗菌药研究进展概述_【中医宝典】

...VRE)的出现,给临床治疗造成了困难。因此,探索新的抗耐药性的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口恶唑烷酮抗菌药是继磺胺类和氟喹诺酮后的一类新型化学全合成抗菌药,具有抑制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 1978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508.html

全身性感染的抗菌药应用_【中医宝典】

...世界范围内存在若干高耐药或多重耐药的菌种,对其中与烧伤感染有密切关系的产超广谱酶的细菌,可选用头孢霉素抗菌药(头孢西丁、头孢美他醇)、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力百汀、舒普深、特美汀、他唑仙等),也可用喹诺酮学,效果最好的是亚胺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091.html

优化抗菌治疗应对细菌耐药_【中医宝典】

...逐渐增加,结果其耐药性没有增加。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某种情况下同类药物中的抗生素轮换可能是抑制耐药的有效策略。 Gruson等研究发现,通过制定抗菌药使用方案可降低VAP发生率,该方案包括指导性抗菌药轮换和限制头孢他定和环丙沙星使用,后两者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742.html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_【中医宝典】

...多药耐药(MDR)系指肿瘤细胞对1种抗肿瘤药物出现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有耐药性。随着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肿瘤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肿瘤有效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 目前研究肿瘤耐药机制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563.html

抗菌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_【中医宝典】

...是人类福祉。正是因此,到了21世纪初期,各种疾病病死率排位中,一直占首位的传染病让位于心脑血管病及肿瘤而位列第三名。这个变化的出现,抗菌药物功不可没。但是,“福兮祸所伏”,细菌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产生耐药酶等方式,使原来作用很好的抗菌药相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0908.html

氟喹诺酮抗菌药吉米沙星_【中医宝典】

...吉米沙星(gemifloxacin)是在氟喹诺酮的第7位引入肟一吡咯烷基获得的新型氟喹诺酮抗菌药,其最突出之处是显着增强了与靶部位——拓扑异构酶Ⅳ的亲和力,从而大大改善了抗菌谱,对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较其他氟喹诺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593.html

外排泵抑制剂研究进展不断_【中医宝典】

...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抑制剂。GF120918和阿霉素联合应用治疗固体瘤一期临床研究和泽泻醇、卫矛科倍半萜等,从中有希望得到有益的结构提示。 ■跨膜质子梯度能驱动型研究逐渐深入 近年来,对跨膜质子梯度能驱动型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10.html

抗菌药也要“门当户对”_【中医宝典】

...抗菌药的基本用药常识很有用。 “一发烧就吃;以为越贵越好;认为打针比吃药有用;吃吃停停……”汪复教授一下子罗列了好多老百姓中常见的误区,“抗菌药就好比是开门的钥匙,一类细菌针对一种抗菌药开一扇门,如果开错了门,就会受到惩罚,耐药就是细菌对你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068.html

抗菌新药研发路在何方?_【中医宝典】

...因此,新型抗菌药的研发应如何适应这一形势成为难题。 ◆细菌耐药催生新抗生素 目前,每一大的抗菌药物,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在首次临床应用之后的1~10年间,细菌都已出现耐药性。在20世纪40年代,采用第一代青霉素治疗葡萄球菌感染之后,在一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038.html

万古霉素耐药菌研究现状_【中医宝典】

...目前为止,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有两: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菌株。 ■MRSA的流行情况 虽然万古霉素被认为是对MRSA最敏感的药物,但由于万古霉素在人类中及其它糖肽类抗生素在动物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耐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641.html

共找到125,3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