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艾滋病,所以开发新型抗HIV化学药物仍然任重道远。 ■药物设计思路明晰 已有的研究表明,HIV入侵细胞可大致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HIV外膜的糖蛋白gp120特异性地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并与辅助受体(CCR5,CXCR4...
...药物和疫苗被认为是艾滋病治疗的两大有力武器,但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屡屡遇挫。失望之余,人们的目光重新转回到抗HIV化学药物的研发领域。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他介绍了目前...
...上述问题采访了北京的相关专家。 ■药物研究进展迅猛 北京万全药业负责研发的药学博士高世静对记者说,自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药物AZT于198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后,抗艾药物的研发突飞猛进,目前国外已有21个药物上市。...
...从传统中草药资源中研发抗艾滋病病毒(HIV)新药,成为国际新药研发的活跃领域。至今,有关研究人员在1000多种常见中草药中发现,有100多种具有抗HIV活性。这是人民日报记者从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上获悉的。 据介绍,在艾滋病治疗药物研制...
...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同时抗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的化学药物“二咖啡酰奎尼酸”日前已经开始Ⅰ期临床研究,有望为我国治疗乙肝和艾滋病开辟新途径。 负责主持研发该药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董俊兴教授从...
...是硫酸酯化多糖在整体上抗HIV的重要机理之一。 ◆硫酸酯化多糖的临床研究 1987年德国研发的抗HIV药物Hoe/Bay946,是一种木聚糖硫酸酯,已申请专利并进入临床试用。1988年12月1日在全世界第一个艾滋病日时,德国宣布该药已对30...
...日前,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一种噬菌体可能找到高效开发抗HIV和其它病毒药物的新途径。该研究的结果公布在新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上。 为了更好地找到能够阻止病毒突变和扩增的化合物,该大学的Gregory Weiss教授和...
...为达到对爱滋病的最佳疗效,蛋白酶抑制剂等抗HIV药物通常以高活性抗逆病毒方案(HARRT)使用,该疗法产生的副作用包括糖尿病、血脂升高及其它代谢异常。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Pablo Tebas等人发现,HARRT还增加了HIV阳性...
...为达到对爱滋病的最佳疗效,蛋白酶抑制剂等抗HIV药物通常以高活性抗逆病毒方案(HARRT)使用,该疗法产生的副作用包括糖尿病、血脂升高及其它代谢异常。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Pablo Tebas等人发现,HARRT还增加了HIV阳性...
...病毒载量设定点是机体清除病毒能力与所感染病毒株的毒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病毒载量检测技术对临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推动作用。与此类同,如果把机体免疫系统的HIV特异性细胞和分子及其功能的定量评价技术引入临床,以指导HIV感染的免疫治疗,同样可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