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_【中医宝典】

...关键词:近代 中西医汇通 医药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从1582年始到1949年止,大约经历三百多年历史。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接受西方医学,汇通启蒙阶段(1582~1805年) 西方医学传人我国,始于十六世纪下叶。1582年意大利天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8.html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会其通”的主张。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等。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唐氏主要活动于19世纪后半叶,正处国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资料。这部专著内容丰富,给后人留下许多可贵的史料。近代我国另一部重要的医学史著件,是王吉民、伍连德合作撰写的《History of ChineseMediecine(中国医,英文)》。伍连德,王吉民是中华医史学会的创始人。此书在近代西洋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中西医汇通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流派,简称汇通派。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中医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理论印证西医的某些知识,这种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医药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11.htm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迅速传播。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4.html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TangZongHai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8.htm

中西医汇通的经验教训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和优劣、长短,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宣传中医学理论,成为近代医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把吸取西方医学的科学方法,作为发展中医学途径之一,尽管是初步的尝试,但对后人也是重要的启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9.htm

汇通、论争与改良:晚清中西医之浮沉--百年中医沉浮录①_【中医宝典】

...西医传入之初,不少中医冀望融通西医的态度是积极的。 中西医论争骤起 然而,近代的西学东渐,是在强势的西方政治军事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无法单纯就学术而论学术。医学上的交流也一样。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经历了1894年甲午之败,1898...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40.html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迅速传播。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Tang ZongHai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1.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宝典】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医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2.html

共找到55,7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