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_【中医宝典】

...文人雅士在吟诗、作画、写散文中常以避热为题材。他们把人们避热的种种生活经验赋予优雅的文化内涵,使大家既喜闻乐见又学到了生活知识。本期刊出《心静》一文供读者欣赏,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古人的经验,以避秋热。——编 者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62.html

暑——心静自然_【中医宝典】

...,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晋代文学家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的夏季养生法。正如高骈的夏日诗中所体会到的宁静和喜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079.html

心静自然”有科学依据吗?_【中医宝典】

...俗话说“心静自然”,说明人的主观感觉有一定的作用。最近,日本兵库县西宫市协立脑神经外科医院医师小山哲男和美国学者通过实验,为这一现象找到了一定科学依据。 小山医师以10名美国男女为实验对象,为把灼热的痛苦传给大脑,用小金属片给接受实验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989.html

诗中有夏_【中医宝典】

...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生为室空。此时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独坐庭院,淡泊自然,神静心宁,静则生。读着宋代诗人陆游的《桥南纳凉》诗:“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莲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597.html

夏夜追鉴赏_【古诗文大全】

...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818.html

外动内静 心静_【中医宝典】

...也是如此,有健康的人,也有病秧子。 那么,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呢,怎样对身体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仔细阅读古代中医经典,就会发现中医历来不是片面强调某个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其精髓应是外动内静,动心静。 先说说动 《吕氏春秋·尽数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89.html

心平·心静·心怡_【中医宝典】

...忧郁、浮躁和憔悴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作为生活在世上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该很好地把握世态,调整心态,尽可能多地生活在心平、心静、心恰的心境之中。 所谓“心平”,一是为人处世要公正平和;二是心态要保持平衡。具体就是,不昧良心,不坑人害人,不做亏心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93.html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_【古诗文大全】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1994.html

销暑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_【古诗文大全】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生为室空。此时自得,难更与人同。...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3235.html

雁风劲,云气不上天。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劲,云气不上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http://wenxue360.com/mingju/5689.html

共找到169,2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