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肝移植后微嵌合体的出现与移植耐受和移植物存活有关。 巴西坎皮纳斯医学院的Araujo MB博士及其同事指出,肝移植后供体来源细胞在受体组织中的迁移与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有关,但并未减少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
...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根据这一假设,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Shiguang Qian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抗IL-12单克隆抗体在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小鼠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输入单克隆抗体可明显延长同种异体移植肝的生存期,并可以抑制供者特异性...
...《今日外科》杂志报道,1b基因型丙肝患者在原位肝移植后的复发率较高。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研究人员评价了丙肝病毒(HCV)基因型和排斥反应对原位肝移植(OLT)的影响。他们同时还探讨了这些因素对OLT后肝炎复发、移植肝脏硬化的影响。 研究小组...
...资助,用来研究匹兹堡大学近年来40例停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肝移植病人。这些病人平均6.6年没服免疫抑制药物,其中大部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停药,另外一些由于发生肿瘤、感染和其它并发症而停药。然而,一些病人为了避免移植排斥反应,尽管出现了上述问题,...
...存在于活化T细胞表面的白介素(IL)-2受体α链特异性结合,是强有力的T细胞增殖抑制剂。” 研究人员旨在确定BX在肝移植后患儿中防止排斥反应及降低肾毒性的作用。他们随访了3例肝移植后应用BX治疗的患儿(年龄分别为19个月、22个月和11岁,...
...有效治疗排斥反应。本次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这二种药可用于诱导治疗。 本次研究测试了tacrolimus(钙神经素抑制剂)和mycophenolate mofetil(抗代谢药)在10例病人诱导治疗的效果。这10例病人在以前进行胰肾联合移植后...
...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需要终生服药,以克服自身对异体器官的排斥反应。美国在移植器官抗排斥反应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可以减少器官移植病人服用抗排斥药物的剂量。 9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器官移植国际交流大会上,美国皮兹堡大学托马斯器官移植中心的...
...临床移植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急性细胞排斥反应率和疾病复发率高,但进行肝移植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因遗传性肝病进行移植的患者无显著差异。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Arndt Vogel博士指出,大约10%的自身免疫...
...所以嵌合体的水平越高,移植物存活时间越长。这种模式已应用于临床肾移植,可减少免疫制剂的用量。在某些研究中,诱导免疫耐受后,甚至在完全撤除免疫抑制剂后,机体对供体的MLR和细胞毒作用仍十分低下,移植物不被排斥。2.紫外线照射用紫外线照射小鼠,...
...研究人员给第7天综合征(7DS)作了唯一特征性定义。7DS是指肝移植后第一个7天内发生的移植排斥反应发作。程序性细胞死亡即凋亡是7DS的标志特征,移植肝的其他病变均伴随凋亡而发生。 通常在7DS,移植物在移植头几天功能良好,但不超过第7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