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未病涵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体系,其中包括有未病先防,既病早,已病防传,未变防变,已变防逆,初瘥防复等。 笔者从个人临床医疗实践中感悟仲景“未病”的涵义,将其分为“未病”、“欲病”、“已病”、“治愈病”个层面。 第一涵义未病先防”是“未病”的预防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966.html

冷静看待未病_【中医宝典】

...□ 李帅 安徽省金寨县中医院 中医“未病”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其真正广受重视,当以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未病”工作和完善中医保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18.html

中医未病的现代“话”——亚疾病_【中医宝典】

...“未病”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第一部医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而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魁要略》则对什么是“未病”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上工未病,何也?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97.html

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相对于这个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既没有疾病,又不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而“未病”的第一意思就是“未病先防”,就是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5.html

未病更应知禁忌_【中医宝典】

...”的重要保障。《素问·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强调预防在病之先。如何预防,这就必须实施先于病之禁忌。未病之说,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症状)、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8.html

张仲景故里

...故里简介 张仲景故里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东南现立高3米,宽0.65米的“医圣张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东镇政府划该镇仲景路东端6600平方米,作为张仲景纪念地。外围筑1.5米高透景护拦墙,纪念地内建张仲景纪念塔及医圣宫。塔为齿形柱...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4.html

科学认识和理解中医“未病”——访中华中医药学会温长路教授_【中医宝典】

...已经被提出来了。“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上工未病,不治已病”的认识,突出了在病先的主题。 张仲景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他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多侧面论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77.html

中医崇倡“未病”_【中医宝典】

...”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廉)、便(使用方便)上下工夫、做文章。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同样是“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关键词:舌诊 中医舌诊不可或缺 舌诊属于“诊”中的“望”诊,因为舌头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96.html

建设中医治疗未病学科体系_【中医宝典】

...治疗学意义。 一、可行性 1.未病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早已根深蒂固孕育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之中 《素问·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26.html

未病”与活血化瘀_【中医宝典】

...“未病”与活血化瘀 谷万里  史载祥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 所谓“未病”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尚无明显的症状。“未病”思想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 “未病”理念的重新提出 “未病”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62.html

共找到257,5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