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籍四川绵竹,其先于明初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迁浙江会稽。父张寿峰为定西侯客,14岁随父进京,学医于京畿名医金英(梦石),得其传,青年时期未以医为业,从军。因无...
...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籍四川绵竹,其先于明初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迁浙江会稽。父张寿峰为定西侯客,14岁随父进京,学医于京畿名医金英(梦石),得其传,青年时期未以医为业,从军。因无...
...后生可畏”之叹,若就庾信而论,未必如此。清代学者仇兆鳌亦说:“其(庾信)笔势则凌云超俗,其才思则纵横出奇。后人取其流传之赋嗤笑而指点之,岂知前贤自有品格,未见其当畏后生也。”由此可见,庾信可谓大器晚成者也。 在历代名医中,明末张介宾颇与庾信...
...后生可畏”之叹,若就庾信而论,未必如此。清代学者仇兆鳌亦说:“其(庾信)笔势则凌云超俗,其才思则纵横出奇。后人取其流传之赋嗤笑而指点之,岂知前贤自有品格,未见其当畏后生也。”由此可见,庾信可谓大器晚成者也。 在历代名医中,明末张介宾颇与庾信...
...①水湿寒栗貌。《灵枢·癫狂》:“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又:“少气,身漯漯然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张介宾注:“漯漯,寒栗也。”②汗出不断貌。《素问·刺腰痛》:“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1894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宋云公《伤寒类证》,清....
...全书指个人着作丛书。 【全书】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1894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1894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宋云公《伤寒类证》,清·...
...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据《类经》卷二十一张介宾注,本篇所载,与《素问·水热穴论》的“热病五十九俞”不同。张介宾注说:“考二篇之异同,则惟百会、囟会、五处、承光、通天、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等十八穴相合,其余皆异。然观本篇所言者多在四肢...
...明代医学家(1563-1640年)。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绵竹,后徙居浙江会稽(今绍兴)。自幼聪颖,素性端静。后在京师从名医金英(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又曾从戎,游于北方,因成就不丰而弃戎就医,悉心钻研,尤其对《素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