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是由异尖线虫寄生人体引起。 异尖线虫(anisakis )属于蛔目异尖科。可引起人体异尖线虫病的虫种主要有5属: 即异尖线虫属、海豹线虫属、钻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和鲔蛔线虫属。我国报道的主要是异尖线虫属...
...症状轻重与感染虫数、寄生部位和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异尖线虫幼虫可寄生于咽喉、胃和肠黏膜内,但胃受累为最常见,约为肠的2倍。日本报告胃异尖线虫病最多(97.3%)。 潜伏期一般为2~20h。据日本报告从吃生鱼片至发病的最短为30min,最长...
...(一)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近报道用阿苯达唑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胃或咽喉与食管异尖线虫病应及早做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虫体立即钳出。对肠异尖线虫病采用保守疗法,在抗感染与抗过敏处理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有肠穿孔、腹膜炎或肠梗阻等...
...鲱鱼虫病 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是异尖线虫属第三期幼虫寄生在胃肠道引起的疾病。人因生食含活幼虫的海鱼而感染。急性期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以胃或肠道嗜酸性肉芽肿为特征,可并发...
...我国尽管病例报道很少,但在国内市售海鱼中,发现鲐鱼、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度高达401条/尾鱼;从东海和黄海获得的30种鱼和两种软体动物发现带幼虫率为84%。可见我国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病的...
...各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但此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一般在2~3周内死亡。 异尖线虫属第三期幼虫在鱼体内常由肠道移行至各种组织内寄生,以腹腔为多。当鱼死亡后,幼虫移行至体壁肌肉内。在鱼体内的第三期幼虫形态细长,大小约30mm×1...
...病的致病 溶组织内阿米巴 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的实验诊断 丝虫病 旋毛形线虫病的病原体形态 旋毛形线虫病的感染途径及方式 旋毛形线虫病的生活史 旋毛形线虫病的实验诊断 旋毛形线虫病的预防 旋毛形线虫病的致病 异尖线虫病的病原体形态 异尖线虫病...
...人生食或半生食有感染期幼虫的海鱼及乌贼等后异尖线虫蚴寄生在人体胃和小肠肠壁,后者中尤以回肠更为多见;一旦虫蚴穿过消化道胃、肠壁进入腹腔,移行至肝、肾、胰、肺、卵巢、肠系膜等处,导致各脏器严重的蜂窝织炎、嗜酸性脓肿及肉芽肿,成为异位异尖...
...一旦虫蚴穿过消化道胃、肠壁进入腹腔,移行至肝、肾、胰、肺、卵巢、肠系膜等处,导致各脏器严重的蜂窝织炎、嗜酸性脓肿及肉芽肿,成为异位异尖线虫病,咽喉及口腔粘膜也可累及。...
...胃或食道异尖线虫病可在内镜下将虫取出,异位病变者可服阿苯哒唑,每次500mg,一天3次,连服3天。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