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以便抽气时使用。现在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这种罐亦易破碎。 拔罐中常用吸拔方法 闪火法:用镊子夹95 %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将火送人绕一圈再抽出(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罐扣在应拔...
...拔罐疗法所使用的罐具种类很多,按临床使用,一般分为传统罐具和新型罐具两大类。 传统罐具都是根据所用材料而命名,包括兽角罐、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橡胶罐、塑料罐、抽气罐、金属罐8种,分别由兽角(如牛角、羊角)、青竹、陶土、玻璃、橡胶、塑料、...
...火罐的种类:角制罐,竹制罐,陶制罐,玻璃罐,挤气罐。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三种...
...罐的种类,常用的有下面几种:(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
...罐的种类,常用的有下面几种:(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
...即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定时间,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一般留罐10~15分钟,吸力强的可以留罐时间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时间长些、此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 ...
...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1、罐的种类: 临床上常用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2、拔罐的方法: ①火罐: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个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
...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临床常用的方法有: 1、轻吸快推,行卫气祛表邪: 轻吸是应用小号的火罐、以吸入罐内皮肤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方法。 此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罐法。留罐法主要用于以寒邪为主的疾患、脏腑病、久病,部位局限、固定,较深者,多选用留罐法。如经络受邪(外邪)、气血瘀滞、外感表证、皮痹、麻木、消化不良...
...闪罐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拔罐手法,一般多用于皮肤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蘸有适量酒精的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立即起下,按上法再次吸拔于施术部位,如此反复拔起多次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