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
...规定,只要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川崎病日后不会复发,但由于心脏受到影响的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本病的婴儿及儿童均可病,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好发于6~18个月婴儿。男孩较多...
...西医治疗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 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
...一种可能导致小儿死亡的心脏疾患———川崎病,目前其发病率在我国已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冬春季节,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这是记者近日在在京召开的中日“川崎病”研讨会上获悉的。为此,专家提醒家长和医生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早诊治。 川崎病是...
...主任余素明和徐飞医生等给飞飞做了认真检查,发现他两眼充血,口唇干裂,全身关节肿胀疼痛,颌下淋巴结肿大,体温39.8℃,诊断飞飞可能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川崎病。他们在给飞飞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同时,大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第二天,飞飞体温开始...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个6岁的小患者,他突发高烧,家里人以为是了,当地的县医院也是按感冒来治,又是输液又是吃药,但高烧一直不退。一周后,家人带孩子来到北京求治,医生确诊为川崎病。经过对症治疗,孩子已经逐渐康复。那么,到底川崎...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诊断要件包括:...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诊断要件包括:(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
...我市周边城市小儿川崎病病例增多,多表现为使用抗生素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记者从市中心医院儿科张翠圆副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我市的小儿川崎病病例虽然没有明显增多,但家长和一些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院)仍...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因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