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基础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布局,小儿脉息至数等等,各持已见,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日:“凡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足见小儿诊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龄与至数 小儿的年龄与脉搏的至数有直接的关系,故持之道,必先明小儿年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0.html

小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小儿的主要方法。 小儿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妇人脉与小儿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若孕妇沉而涩多见精血不足,胎元受损;涩而无力多为阳气虚衰。 (3)临产:临产时见尺转急浮大而滑,中指动脉搏动明显,称为离经脉,为欲产征象。 2.小儿 小儿多用一指总候三部的诊法,即“一指定三关”。小儿平脉至数,因年龄不同而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0.html

的综合研究的专著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首列十二经脉歌,次对四心法撮要,辨阴证阳证要诀,、望色、察面、五官、唇、齿、辨舌,闻声及问诊等分别予以论述,并且介绍要诀 、小儿歌及奇经八脉图歌等。内容多以韵语加注的形式阐述。清·林之翰的《四抉微》以《内经》色并重为依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3.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_【中医宝典】

...什么是切诊 数之单脉介绍之相兼介绍 双管详细介绍 太素的出现及其性质 体质详细介绍之单脉介绍之相兼介绍详细介绍 相兼与主病 小儿基础介绍 心、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阳经八交会穴 阴经八交会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结合的临床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做为诊断某些疾痢的依据,其主要的作用是在诊断的基础_上,为辨证提供主要的依据,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它们所反映的主证是统一的,为辨证施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有些情况下,也可出现脉象与舌象反映的主证不统一,是舍脉从舌?还是舍舌从?或两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6.html

的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专以舌辨证。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临症千万不能丢_【中医宝典】

...?故抓住一个能够客观化的东西,将中医的理念发挥出来,从中体现出中医体系的严密和精深,是一个很好的入手处。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心得: 我将寸口分为十点(十个部位),每一点再分浮中沉三位(其中八个部位),在临证诊病时,又将浮沉位再分为二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8.html

小儿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

http://qihuangzhishu.com/92/29.htm

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名、正常、病以及死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共找到151,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