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休息、活动指导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的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2.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
...本文介绍脑出血病人康复期健康指导。 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特别是最初...
...脑出血及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重要指导价值。 电阻抗检测是一种电生理检测方法。通过生物电阻抗的测量———即测量生物组织表面电位差的变化,可以了解活体组织生理状态和临床病理状态。该课题组对正常志愿者的电阻抗检测,发现正常人大脑左右两侧阻抗...
...本文介绍急诊脑出血患者有效的救治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hch)多为急性发病,病程进展很快,病情恶化多于发病1~4h以内,抢救良机往往也在此期内,如果错过良机,预后极差。首先建立完整的急诊体系,医护人员要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医疗道德,对...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预后不良,一旦发病,轻则遗留不同类型神经损害的后遗症,重则死亡,且近年来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如何防止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出血?河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家通过对30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民谚对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不确切的。据临床观察,在第一次脑出血的10年内,脑出血复发率最高,10年以后脑出血复发病人亦不少见。有调查表明,约1/3的病人在5年内复发,复发2次者占10%,复发3次者占4%,3次以上者...
...脑出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加强对脑出血预防研究,对提高整个人类的健康水平有着巨大的意义。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对未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对可治性脑出血危险因素进行普查及合理治疗。 二级预防...
...由于大脑是高度需氧器官,因此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常温情况下,脑细胞在没有氧气供应时超过4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在患者心脏骤停后,其脑损害的程度与本人体温和环境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脑细胞代谢越快,坏死越快。反之,...
...识别脑出血的早期信号 如果家庭中有人发生脑出血,家属如果能迅速识别,这不仅关系着脑出血病人的及时治疗,而且对减少后遗症甚至挽救生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脑出血早期信号主要有5种表现:1、突然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2、突然一侧或双侧眼睛看不清东西...
...进行抢救。 康复指导: 脑出血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应向病人讲明,通过训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同时,向家属介绍训练方法,以便出院后坚持训练。 具体方法是: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