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诊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日伏,沉伏相搏,名日水”。此指水气病的寸口趺阳相参诊脉寸口主上焦数为有热,迟指尺脉迟为主里,水湿气盛,湿与热相搏为里水,而且趺阳脉浮而数为有热,热与水互结,水湿泛溢则为浮肿,水湿内停则为小便不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7.html

寸口紧脉不同论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详考《伤寒论》中寸口之紧与趺阳之紧,虽同曰紧,而义自各别。盖紧见于寸口,是客邪所致之病。脉紧见于趺,趺阳是胃之本脉。《平脉篇》云∶“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又云∶“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夫紧则为寒,数则为热,既...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7-15.html

诊脉的部位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三部,即人迎《颈侧动脉),寸口(足背动脉)。以上两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

http://qihuangzhishu.com/92/25.htm

寸口紧脉不同论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详考《伤寒论》中寸口之紧与趺阳之紧,虽同曰紧,而义自各别。盖紧见于寸口,是客邪所致之病。脉紧见于趺,趺阳是胃之本脉。《平脉篇》云∶“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又云∶“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夫紧则为寒,数则为热,既...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4.htm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的脉象信息。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以指目按脉脊,指法有举总按单诊等。 三指平齐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寸部尺郁诊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尺对比,辨别阴阳失调所致恶寒,发热证。 2寸浮数尺涩“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寸脉浮数为热气盛,尺脉涩为热伤阴血,血络受损,则为下利脓血,与寸脉沉迟之虚寒下利不同。 3寸浮大“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6.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难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到晋代·王叔和编著的《脉经》,对脉诊的理论作了较完整的整理。迄今脉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寸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的部位。属手太阴肺经。又称脉口气口,位于两手桡骨头内侧的桡动脉处,因该处太渊穴(脉会太渊)距鱼际仅一寸,故名。《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脏六腑之所络始...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068.htm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按诊两部分。在脉诊发展过程中,诊脉部位有三种: 1.遍诊法: 头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8.html

寸口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寸口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 【寸口】 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脉口”。按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主气而朝百脉,肺的经脉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脏腑气血营养的来源,所以全身脏腑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43.html

共找到595,7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