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_《金匮翼》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喘因寒邪者,经曰∶邪在,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咳动肩背,因背受寒邪,伏于中,关窍不通,呼吸不利,右寸沉而紧,亦有部俱伏者,宜发散,则身热退而喘定。小青龙、三拗汤之属。若内兼火热,外显烦躁者,宜散而兼清,麻杏甘石之属。小青龙汤麻黄...

http://qihuangzhishu.com/669/236.htm

寒邪_【中医宝典】

...寒邪证是指寒邪内客于所表现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 病机分析:寒邪客于,阳气被郁,肺气上逆,不能达于四肢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冷。寒性凝滞,致使气血运行不利,血不上荣于舌故舌淡苔白,脉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97.html

什么是寒邪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寒邪证,是由寒邪内客于所反映的证候,以咳喘突然发作,伴见寒象为特征。 【概念】寒邪证,是由寒邪内客于所反映的证候,以咳喘突然发作,伴见寒象为特征。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凉,舌淡苔白,脉迟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95.html

风寒束寒邪、饮停于、痰湿阻四证比较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风寒束寒邪、饮停于、痰湿阻四证比较。证候风寒束寒邪饮停于痰湿阻性质实证实证本虚标实证外感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标实证主症咳嗽痰液稀白咳嗽气喘痰液稀白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色白量多呈泡沫状,喉中痰鸣倚息不能平卧咳嗽...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53.html

寒邪图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 今以一圈白色,喻人身一团正气,黑色喻外寒邪。邪犯皮肤第一层,乃太阳所主,病现头项腰背疼痛,发热恶寒,邪既于皮肤,如盗贼之墙垣也。看其何处空虚有隙,便得而乘之,故不必拘定一日二日之说,或于手足之阳明,或于手足之少阳,或于手足...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79.htm

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_《医学读书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皆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入;即从太阳传入,亦不必循经递进。海藏言之最详,兹不重述。伤寒传足不传手者,寒邪中人,先着皮肤,而足太阳膀胱之脉,在最外一层,故先入之;稍深则去皮肤而肌肉,肌肉为足阳阴之分,故次之;又稍深则在躯壳之内,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dushuji/326-5-2.html

恶寒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恶寒指寒邪侵袭肌表,又易内合于。 【恶寒】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恶寒。」肺主气,外合皮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袭肺部,而且寒邪易伤卫外之阳,寒邪侵袭肌表,又易内合于。此外,脾胃虚寒,也会影响的清肃功能,产生种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961.html

风寒束_【中医宝典】

...卫,卫气被遏则微恶寒,正气抗邪故轻度发热,毛窍郁闷故无汗,苔白,脉浮紧为风寒袭表之症。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主要与风寒表证和寒邪相鉴别。风寒表证与本证均系外感引起,均为新病,所不同的是本证肺部症状突出,寒邪为主。 束和犯还有一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96.html

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_《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皆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入;即从太阳传入,亦不必循经递进。海藏言之最详,兹不重述。伤寒传足不传手者,寒邪中人,先着皮肤,而足太阳膀胱之脉,在最外一层,故先入之;稍深则去皮肤而肌肉,肌肉为足阳阴之分,故次之;又稍深则在躯壳之内,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326/34.htm

水寒射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水寒射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 【水寒射】 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34.html

共找到167,7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