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伤寒论文字_【中医宝典】

...赵开美(1563~1624年)翻刻宋本伤寒论赖赵开美翻刻传承至今,虽有十余讹字,不伤其伟大价值。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45.html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孙思邈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本即六朝江南诸师秘传本之一,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故名淳化本伤寒论。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宋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5.html

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44.htm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8.htm

脉诀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言脉决,始自崔紫虚,嗣后校者、纂者颇多,迨至明季李士材医宗必读中之所着,固为尽善,而亥豕之,尚有未,彭也不才,谨陈管见,以俟高明鉴定。【脉形主病节】“沉弱阴亏”句,“阴”字误刻,当作“阳”字。盖沉弱皆阴脉,有阴无阳,岂非阳亏...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10-2.html

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日稀,至明几成绝版。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江苏常熟著名藏书家赵开美偶得北宋小字本伤寒论而翻刻之,逼真原貌,后世称赵开美翻刻本为“宋本伤寒论”。赵开美本刊行后,所据之底本旋即亡佚。 赵开美翻刻本我国仅存五部,笔者皆目睹之,手抚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2.html

脉诀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四言脉决,始自崔紫虚,嗣后校者、纂者颇多,迨至明季李士材医宗必读中之所着,固为尽善,而亥豕之,尚有未,彭也不才,谨陈管见,以俟高明鉴定。【脉形主病节】“沉弱阴亏”句,“阴”字误刻,当作“阳”字。盖沉弱皆阴脉,有阴无阳,岂非阳亏...

http://qihuangzhishu.com/750/67.htm

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初考_【中医宝典】

...关键词:子目 伤寒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7.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 赵怀舟 吴晋蒲 刘莉萍 王红梅 王象礼 张珉珉 指导 李茂如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0.html

正本清源读伤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衍生的著述可观,但鲜有将伤寒论渊源澄清、让人洞彻经方发展过程的著述。因为不能正本清源,故几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中医界前仆后继地问道伤寒论,但很多人只是登堂,却不能入室。正如李心机教授所言:尽管业内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27.html

共找到485,6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