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破伤风_【中医宝典】

...消毒,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其次,应使用对厌氧尤其是对破伤风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甲哨唑,头孢类等。对伤口污染严重或伤口较深的患儿应常规使用上述抗生素,以有效控制破伤风杆菌的繁殖。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即进行破伤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559.html

破伤风预防_破伤风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破伤风免疫。方法为每次破伤风类毒素0.5ml肌内注射,共注射3次,间隔1个月,末次注射应在分娩前1个月。这不仅可保持产妇在分娩时有较高抗体水平,而且有足够的抗体传递给婴儿,达到有效的保护预防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广泛在全球推行儿童破伤风免疫计划...

http://jb39.com/jibing-yufang/PoShangFeng264743.htm

预防破伤风:正确处理伤口是关键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病人急匆匆跑到医院说:“医生,我受伤了,快给我打支预防的针。”其实这是人们防病观念中的一个误区。其实预防破伤风不仅限于打针,处理伤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芽孢厌氧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可随粪便排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33.html

防治破伤风有了新武器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tig一般没有过敏反应,因此更为安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用于创伤发生之后的预防破伤风症状出现之后的治疗。 如何使用tig预防破伤风:当创伤发生后,应该根据伤口的大小、深浅、污染程度和主动免疫情况,分别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如果伤口表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6.html

怎样预防新生儿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细菌从脐部侵入新生儿体内到发病,一般要经过4-14天,但是大部分孩子在4-6天时发病,故称它四六风。发病愈早,病情愈重,死亡率愈高。 破伤风对新生儿生命的危害虽然很大,但却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坚持新法接生,严密消毒,正确处理脐带,完全可以避免...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35.html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是可以预防的,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通过类毒素的注射,人体内产生了抗体,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中和进入体内的破伤风毒素,不致发病。加强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保护,避免创伤,普及新法接生,正确而及时地处理伤口等,也都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8.html

破伤风如何急救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抗毒素(tat)1~3万国际单位,新生儿注射500国际单位(注射前应做试验)。越早注射越能中和游率的破伤风杆菌的外毒素。 4.速转送医院或呼救医护人员前来对症治疗。 四、预防 1.防止一切大小的创伤。由于破伤风杆菌(厌氧性芽胞杆菌)广存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07.html

破伤风的诊断、治疗、预防!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同时配合使用中药、针灸等治疗。 破伤风预防预防本病的方法有: 1、正确处理伤口。对于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泥、灰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再到医院进一步...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97.html

预防破伤风一针见效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及时地处理伤口和打预防针,破伤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例如我国破伤风领域专业药品——蓉生逸普使用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它是来自人体的免疫球蛋白,不同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没有反应和血清病以及过敏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34.html

新生儿破伤风预防_新生儿破伤风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新生儿破伤风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一旦感染,治疗比较困难,但新生儿破伤风完全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对破伤风杆菌普遍易感,所以应: 1.新法接生 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或用2%碘酒涂剪刀待干后断脐,线绳也...

http://jb39.com/jibing-yufang/QiFeng261857.htm

共找到108,2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