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_《子午流注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针入三分.灸三壮.按∶太冲乃足厥阴肝所注之.肝脏血.女子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太冲又为九针十二原之原穴.五脏禀受六腑水谷气味精华之冲衢.故曰太冲....

http://qihuangzhishu.com/314/79.htm

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各有一个,又称“十二”,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28.html

五腧穴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 【五五腧穴】 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12.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91.htm

五腧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腧穴,即井、荣、、经、合共二十五。左、右侧共五十。叫“脏五十”。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腧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shuxue_wuyuxue-1219.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二”,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原穴五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4-2.html

五腧穴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即井、荣、、经、合共二十五。左、右侧共五十。叫“脏五十”。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88.htm

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位置: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功效: 主治: 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方例: 配膀胱、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治腰脊冷痛;配太冲治脊强...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89.html

高血压肝阳上亢型_【中医宝典】

...揉压腹部肌肉,促使胃肠蠕动,并影响腹腔动脉的搏动和缓,进而调整肝、胃功能,使大便畅通。补足三里由足三里循推至解溪81次。泻太冲由中封至太冲循推36次,平抑肝阳上越之势,使逆气下降。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上部手法轻,下部手法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595.html

太冲歌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动脉知生死,能医惊□风,咽喉并心腋,两足不能动,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注:●太冲,其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动脉应手,病者有此脉生,无此脉者死。●主治急慢悚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96-62.html

共找到277,6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