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学专家孙保存教授带领研究小组,经过10余年攻关,在我国首次发现“细胞凋亡”发生异常是导致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及大肠癌向肝脏转移的主要途径,揭示了大肠癌的发生、肝转移的医学之迷。同时,该研究提出了大肠癌基因治疗等防治方法的...
...大肠癌的辨证分型反映了中医对大肠癌的本质认识,而肿瘤的浸润转移是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内在规律性的联系呢◇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依照流行病学原则,对近期在北京协和医院行...
...大肠癌为p16无表达,CyclinD1阳性表达,这说明p16、CyclinD1与胃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该研究还首次发现了p16、CyclinD1的交叉共表达现象,揭示了肿瘤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者日前发现了肿瘤转移的机制,揭示了肿瘤灶的癌细胞连接基质如何降解,使得癌细胞脱离原病灶进而发生转移的一系列过程。此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干扰肿瘤转移的药物治疗靶点。结果发表在8...
...骨、卵巢、脑等也是容易出现转移的部位。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病人术后5年内有14.4%发生血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肝、肺、骨,分别占36.5%、34.6%、19.2%。女性病人中4%~8%可发生卵巢转移。偶尔大肠癌病人原发灶...
...发病率,使肿瘤出现得更早,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率,使肿瘤动物存活时间显着缩短。 高脂肪饮食之所以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其可能的机制是: ①脂肪饮食可能系通过改变大便中胆酸浓度的作用而引致大肠癌的发生。 ②高脂肪及部分糖类能增加肠道细菌酶...
...降压药物控制血压。65岁以上高龄病人更须术前充分准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显示,其术前合并症可达66%,故更应考虑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 ②结肠镜检查: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因大肠癌所致的梗阻症状,术前宜行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其目的除了对已...
...大肠癌尽管其手术切除率高,在根治切除术后仍有40%~70%的病例术后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的马骏医师等根据大肠癌术后患者正虚余邪未清的特点,自拟健脾消瘤方加化疗对该病进行了治疗。《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
...表面而误诊“痔”出血。因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菌痢”或“肠炎”。癌肿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梗阻症。 四。肿瘤浸润及转移症 局部扩展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癌瘤侵...
...肿瘤浸润及转移症 局部扩展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癌瘤侵及周围组织常引起相应的病征,如直肠癌侵及骶神经丛致下腹及腰骶部持续疼痛,肛门失禁等。由于癌细胞的种植脱落,直肠指检可在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内扪及块物,播散广泛者可出现腹水。早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