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微生物代谢工程室主任王以光研究员主持研究的必特霉素及其基因工程高产菌株获我国专利。该专利发明涉及必特霉素基因工程菌株在维持异源基因整合状态下,通过诱变、自然分离等手段提高整合型菌株...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徐寿松6月19日报道:上海华谊集团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治疗糖尿病的多肽药物。他们已在多肽药物研究领域取得3项发明专利,并申报了3项国际专利。 多肽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新药开发的重要...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主创新的药物较少,绝数企业仍以仿制药为主,所以根据专利药商延长专利药物保护期的方法,依据法律法规,抓住漏洞,针锋相对的阻碍其保护期的延长,以便及早仿制,对我国制药企业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
...的国产降糖药消渴丸在经历12年国家中药保护后,正式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家认为,此事意味着,我国的中药保护从行政命令时代向国际化专利时代迈进。 据了解,“中一牌”消渴丸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完全自主创新的药物,已销售5亿瓶,累计使用人数超2000万...
...技术改造制药所需要的菌种或创建的菌种,提高抗菌素、维生素、氨基酸产量等;二是用克隆的基因表达生产有用的肽类和蛋白质药物或疫苗,虽然基因诊断和医药研究试剂的基因工程产品已经很多,但目前基因工程药物还只处在发展的早期,至今真正被卫生部门正式批准...
...的国产降糖药消渴丸在经历12年国家中药保护后,正式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家认为,此事意味着,我国的中药保护从行政命令时代向国际化专利时代迈进。 据了解,“中一牌”消渴丸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完全自主创新的药物,已销售5亿瓶,累计使用人数超2000万...
...最新规定中对专利药商向仿制商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事宜做出了限制,规定专利药商对于一项仿制申请只能获得一次30个月的专利自动延展。以上简要介绍了延长专利药物保护期的策略。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主创新的药物较少,绝数企业仍以仿制药为主,所以根据...
...我国首个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疫苗——戊型肝炎疫苗,日前正式获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该疫苗有望成为世界上继乙肝疫苗之后的第二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 据厦门大学科研人员介绍,Ⅰ/Ⅱ期临床试验分成Ⅰ期安全性试验和Ⅱ期免疫性试验。Ⅰ期...
...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许多野生中药材受生长周期所限,供不应求;大量的无序采挖,又会影响生态环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胡之璧领衔完成的“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将现代生物技术成功...
...对这类传统药物专利信息的检索要求也束手无策。 2001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研发中心开始研发中国中药专利数据库。现在,该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经过深度加工标引的专利数据库。它收录了自1985年4月中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