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药专家之一;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名医:周仲瑛的更多内容... 国医大师周仲瑛: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国医大师周仲瑛对青年中医治学的五点建议 周仲英讲...
...1. 新手上路,重问轻望 周老曾说一般中医刚出道时都很重视问诊,生怕问有不周,遗漏重要线索,以至辨证有误而失治误治。这是由于初出茅庐,对脉诊“在心了了,指下难明”,对望、闻二诊也缺乏经验积累,总感到所望、所闻多大致相同,似乎“老虎吃天,...
...简单自然,生活规律,饮食平常,就是最有效的养生之道。周仲瑛:1928年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国医大师...
...□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周仲瑛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患者所诉症状繁杂多端,疑似难辨,甚至无从下手之际,当注意着重从郁进行治疗。从临床上看,这类疾病常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病人往往似寒非寒,似热非热,似虚非虚,...
...□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周仲瑛认为,凡病人临床症状怪异奇特,表现中医所说的“痰”证(包括无形之痰),采用中医化痰、祛痰等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痰之生成,涉及到外感、内伤多个方面,是遭受多种致病因素所形成...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问 诊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
...其所苦,亦与闻诊密切有关。周仲瑛,男,1928年生,我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国医大师。曾任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南京中医进修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前身)进修,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工作,...
...□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水饮同源是指水湿、痰饮均属阴邪,同出一源,俱为津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的病理产物。分而言之,源虽同而流则异,各有不同特点。从形态及性质看,水属清液,饮为稀涎,且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辨证的概念及重要性辨证就是辨别、识别证候。中医的“证”相当于西医的诊断,它是中医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把握疾病某阶段本质的一种概念。换言之,就是为了达到明确诊断而进行的思维──在全面而有重点地搜集病史、症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