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来历_【中医宝典】

...古代重阳节人们有佩戴茱萸习惯,唐代诗人王维留有“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茱萸乃是辛散燥烈中药,能温脾、散寒邪,可治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及虚寒泄泻。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88.html

来历解释_来历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一个人前期经历或履历 antecedent;background; sources; origins 查明来历 人或事物历史或背景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to 提起这把手术刀可大有来历 国语辞典 來源、出處。...

http://hanwen360.com/c/332532.html

吴茱萸副作用-吴茱萸中毒解救_【中医宝典】

...吴茱萸副作用-吴茱萸中毒解救 (Fructus Evodiae) 【别名】吴茱、辣子、曲药子、茶辣、气辣子、溴泡子、左力等。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不良反应机制】吴茱萸有小毒,含有多种生物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769.html

西施名字来历(由来)_古代美女_【文学360】

...西施名字来历 施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 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西施父亲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 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病态,亦为邻女所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23.html

吴茱萸_【中医宝典】

...吴茱萸 别名:吴萸、米辣子。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症。 伪品:芸香科植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590.html

吴茱萸_【本草纲目】

...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方】吴茱萸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止痛、止呕作用。 ...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602.html

吴茱萸·果部·本草纲目

...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方 吴茱萸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止痛、止呕作用。...

http://wenxue360.com/guji/1989.html

吴茱萸·果部·本草纲目

...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方 吴茱萸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止痛、止呕作用。...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989.html

〖抓药〗一说来历_【中医宝典】

...〖抓药〗一说来历 看完中医吃汤药时,需要拿着处方到药店去取药。这也被老百姓习称为“抓药”。孰不知,此说法还有不小来头呢! 据传唐代时,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只要听说哪儿有好药材,他就不畏艰险地去采摘,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43.html

吴茱萸外用7则_【中医宝典】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呕,既可内服,亦可外用治疗多种疾病。 胃肠病:吴茱萸研末加醋,凡士林少许,调成软膏,敷于中脘、神阙穴,治疗胃痛、泄泻有较好疗效。 湿疹:吴茱萸30克,黄连15克,共研末涂敷患处,每日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759.html

共找到852,7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